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典型经验材料3篇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典型经验材料篇1
**镇:“尚法善治”探索法治社区新路径
**县**镇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法治为基”工作原则,充分整合区域化党建单位资源,共同探索社区法治**新模式,拓宽便民服务渠道,打响“尚法善治”党建联盟品牌。
凝聚共识,完善“家门口”法治**“聚民意”
**镇积极构建共享型、联动型、服务型模式,“打破内部壁垒,拆除单位围墙”,把区域化党建联建制度的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效能。坚持全覆盖,制度引领推进。以片区为整理,建立“1+5+11”党组织推动工作体系。如育秀社区成立“尚法善治”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5个党总支做实区域化党建,聚合法治资源;11个党支部服务辖区党员及群众,确保党群服务全覆盖。坚持因地因需,导向发力推进。育秀一居、育秀二居党总支先后与**县司法局法治科党支部及**县检察院机关第四党支部等结对共建,搭建机关党支部和社区党支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平台,将法治氛围带进社区,持续增强社区居民法治意识。坚持共驻共建,多元参与推进。立足“15分钟党群服务圈”,近距离服务社区居民化解矛盾。如:育秀七居依托“好邻居我帮您”区域化党建项目,开设“好邻居法治课堂”,向居民宣传各类法律法规知识,让居民知法、懂法、守法,依法办事。
三个融合,促进“家门口”法治资源更“接地气”
建立健全“区域协同、部门协同、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以党建引领为主线,依托“三个融合”,打通基层法治**“最后一公里”。党建与宣传融合,让“学法”更易。将法治文化融入党群服务阵地,开展“法律知识进社区”“法‘智’服务 我参与”等系列活动;利用“钟灵育秀”等社区微信公众号、居民区电子屏幕、小区宣传栏等平台,躬耕“普法教育”之田。党建与队伍融合,让“知法”更深。与司法部门党组织共建联建,组建一支“育秀法律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服务、法律法规宣传、政策咨询等活动,富康居委党群服务站开展“司法教育进社区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亲子活动,让司法教育从娃娃抓起。党建与调解融合,让“用法”更实。结合居民需求,在居民区党群服务站内设立矛盾纠纷调解点,切实做到小事不出门、矛盾不上交。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寻找热心调解工作的“老娘舅”,助力矛盾化解在基层,营造和谐社区氛围。
民呼我应,实现“家门口”服务体系“**生”
聚焦“抓重点、攻难点、找特点”“三点一线”**,不断提升区域党建动力,扩大“尚法善治”品牌影响力。线上线下,畅通“呼”的渠道。融合社区党群服务理念,以辖区现有司法资源为“切入口”,全方位收集社情民意。与司法所、派出所等共建单位,经常召开警民座谈交流会、“以案释法”学习交流会等,及时了解社区居民密切关注和反应的突出问题。在辖区内广泛推广社区云治理平台、**警民e家等线上平台,快速收集社情、民情,并于司法所、派出所等驻区单位达成共识,形成快速反馈机制,进一步延伸法治工作触角。党建联建,下沉“应”的力量。充分发挥区域化党建“领头羊”作用,时刻关注辖区内各居民区党组织党建工作进程,详细掌握社区内党建共建资源分布,切实做好居民区党组织和辖区内各单位党组织之间的“联络员”。在**镇党委的牵线搭桥下,育秀一居党总支与临近的区级机关局、区人民检察院等进行协调,办理“共享停车”,为小区内20多户居民解决了老旧小区停车难的老大难问题,通过针对性服务,不断提升区域化党建服务基层的工作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典型经验材料篇2
全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是党建工作的基础。基层党的建设状况直接影响着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战斗力。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学成都佛山、促转型发展”的精神要求,切实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更好地搞好基层党建工作,在区委组织部的带领下,我有幸赴成都参加了“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创新”培训。通过认真学习,汲取了经验、得到了启发,进一步清醒了头脑,理清了思路。
下步工作,一是要坚持党建统领,多元共治。通过理论培训和现场教学,深深地感受到,成都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之所以搞得好,首要的一条就是坚持党建统领基础上的多元共治。草堂路社区、清源社区等社区,由于社区党建工作抓的牢,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引领作用和核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同时,在社区党组织的引领下,辖区单位的党组织以及各类社会组织都被吸附到社区并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各项活动,真正形成了党建统领、多元共治的良好局面。回到我们的实际工作,要在抓牢抓实基层党建工作坚持党建引领的基础上,坚持和深化在“美丽楼院”创建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做法,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扎扎实实搞好居民议事会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让居民群众进一步参与到整个社区的发展治理工作中来;同时,认真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吸引辖区内更多的党组织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发展治理当中,形成群策群力、多方互动、共驻共建、共建共享的社区发展治理格局。
二是要坚持党建统领,打造特色。通过参观学习,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成都的社区都在坚持党建引领的基础上,立足自己的区域特点优势和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特色打造。例如:清源社区的蜀绣文化、茶文化,草堂社区的有关诗圣杜甫的唐诗文化,玉林社区的现代影视文化等等,传统和现代文化的元素都有机融入了社区建设之中,令人印象深刻。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要切实做到立足实际、因地制宜,认真深入地挖掘自己区域的可利用资源和传统文化,进行总结提炼,并将其运用到社区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之中,切实形成自己的亮点和特色,既有格调、又接地气,真正起到以文化人的教育引导作用。
三是要坚持党建引领、促进发展。通过几天的参观学习,感觉到成都将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紧密结合,不但夯实了基层党建工作,还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比如:岷江村将党的组织建到专业合作社,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园林苗木经济得以不断发展壮大;战旗村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依托农村土地交易平台、农村金融保险平台和农产品交易服务平台,促进了郫县豆瓣、布鞋、鸟笼、蜀绣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排头兵。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要努力践行抓党建促发展的精神要求,将抓好党建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立足辖区经济特点和社会实际,努力扩大党建覆盖面,不断强化组织力、引导力,做大做强辖区产业,努力推动社会发展,切实通过党建的高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典型经验材料篇3
2020年7月23日下午,***总书记来到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了解基层社会治理情况。***总书记指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根基。而提高社区治理效能,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要推动党组织向基层延伸,把基层的工作做好,这样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关乎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治理不是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无论是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还是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都只能在党的领导下扎实推进。因此,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社会治理中,用“红色”渲染基层社会治理底色,方能确保基层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基层社会治理,要夯实党组织这一“红色堡垒”。基层党组织是基层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无论基层社会结构如何变化,无论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如何成长,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战斗堡垒作
用不能削弱。基层党组织在开展社会治理的过程中,要承担起协调党组织、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关系的责任,主动对标先进经验做法,以更加多样的方式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引领其他各类组织找准定位、积极作为,方能确保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落到实处。
基层社会治理,要激活党员干部这一“红色细胞”。要着力建设一支能打硬仗的党员队伍,使之充分发挥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治理过程中淬炼党性、锻炼本领、锤炼作风,为社会治理提供组织保证、制度保证。同时,以鲜明的用人导向激励党员干部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初心使命、责任担当化为冲锋在前、迎难而上的实际行动。还要对标任务压实责任,逐步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美好图景,实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景象。
基层社会治理,不只是党委和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各方的共同责任,但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要充分认识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用“红色”渲染基层社会治理底色,让党的根基深埋于群众之中引领社会治理工作,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
织积极协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方能书写出基层治理新答卷。
推荐访问:网格 党建 引领 党建网格化带动社会治理网格化 党建引领网格化社会治理 不足之处 党建引领基层网格化治理方面 社区党建引领网格化工作典型做法 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主要做法 如何做好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 网格化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材料 党员网格化和基层治理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 构建网格化管理 网格化党建引领网格化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