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干部推荐选拔新闻稿范文
我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新闻稿
视野更广泛标尺更科学岗位更重要程序更公正—我市不断加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力度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近年来,我市推行以考试和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公开选拔处、科级领导干部,不断扩大干部工作民主,积极稳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提升了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
数字递增——视野日趋拓宽。2008年全市公选3名少数民族公务员到市直机关工作;2009年从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县公选4名少数民族公务员到市直机关工作。同年,市委拿出12个处级领导岗位面向全省或全市公开选拔;2010年从基层遴选14名公务员到市直机关工作。同年8月,先后启动全市县处级、乡科级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工作。全市共拿出105个领导职位公开选拔,其中包括10名处级领导岗位和95个乡科级领导岗位。
重要岗位——影响日趋加深。2010年,市委共拿出10名处级领导岗位进行公选,其中包括2个正处级岗位及具有经济调控职能的重要岗位,这充分表明了市
委在加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力度上的决心。在随后举行的全市乡科级领导干部公选中,又包含了6名正科级岗位,绥宁县一次拿出8个乡镇领导班子副职岗位进行公选。我市2010年县处级领导干部招考10个岗位全部开考,共吸引市内外322名优秀人才报名参考,其中不乏博士生、硕士研究生等高知人才。乡科级干部公选75个职位如期开考,参考人数达1349人之多。
设计合理——标尺日趋科学。近年来,我市在公选工作中注重科学设计笔试、面试、考察三大主要环节的标尺,凸显“人岗相适”理念。制定选拔条件时尽量降低门槛,放宽标准,避免“唯学历论”和“年龄取人”;笔试命题时侧重领导实务,注重考察实际工作能力;面试时注重检验参考者的一般能力、领导能力、应变能力和个性特征等诸多方面,并采取当场抽取评委的方式避免“暗箱操作”。我市从2009年开始对公选实行量化考察,对考生资历、工作业绩、群众评价
和考察表现等方面制定合理的量化标准,并将考察得分与考试成绩按各占50%的比例折算出总成绩。
规则公正——程序日趋规范。2010年,我市首次实行乡科级领导干部联合公选,由市公选办统一组织笔试、统一选派考官,各县市区分别受理报名和资格审查,组织面试、考察和决定任用。按照公选规则,参加公开选拔的考生要连过“七关”(即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考察和公示、讨论决定)才能取得任用资格。市纪委、监察、人事、公证处的有关人员参与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等工作,确保每个环节的公正、公平。对进入考察范围的考察对象,又书面征求了市、县市区纪委监察、综治办、计生局的意见,接受社会各方的监督,力求把领导干部选对、选准、选优。
推荐访问:干部推荐选拔新闻稿范文 新闻稿 选拔 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