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管理药品应急预案6篇

特殊管理药品应急预案6篇特殊管理药品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药品供应与药事管理应急预案 为确保突发应急事件发生后能迅速处理保证药学服务质量及医疗救护工作的顺利完成特定本突发事件药品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特殊管理药品应急预案6篇,供大家参考。

特殊管理药品应急预案6篇

篇一:特殊管理药品应急预案

事件药品供应与药事管理应急预案

 为确保突发应急事件发生后能迅速处理保证药学服务质量及医疗救护工作的顺利完 成特定本突发事件药品供应与药事管理应急预案请遵照执行。

  一、 突发应急事件的预警系统

 突发应急事件的预警系统指各种意外紧急需要医疗救援的所有状况包括传染病、中毒抢救、水灾、地震、火灾等。

 一预警系统的启动发生突发应急事件时根据其性质、类别及严重程度启动应急响应。由当班人员立即直接通知主任或副主任及药房负责人负责协调工作各相关部门主管负责组织协助。按照医院的部署利用全科的资源协助完成抢救工作。

 二抢救紧急呼叫如遇抢救患者当班人员应准备好急救药品积极主动地参与抢救工作。当药品短缺时应主动与药库或其他药房联系尽快补足同时应运用专业知识积极寻找代用品解决问题。

 二、 组织机构

 一在突发事件中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 1.制订、审核治疗及预防用药方案包括一线人员、二线人员和其他医务人员的预防用药方案和突发应急事件治疗用药方案并制定相应的突发应急事件相关用药目录及突发应急事件抢救用药目录。

 2.审核紧急备药品种的剂型、数量等审核抢救用药目录如呼吸衰竭用药、循环衰竭用药、肝肾功能不全用药、中毒抢救、水灾、火灾、地震等用药。

 3.制定、审核药物安全性监测方案。

 二药剂科在突发事件中行使药事委员会的职责并设立药剂科突发应急事件领导小组其成员包括科主任、副主任、各药房负责人、药库人员。

 三药剂科下设 5 个专业职能组其职能为 1.人力资源组由科主任任组长负责在突发事件中的人员整合稳定职工情

 绪、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其他各组应定期向科主任汇报人员情况包括出勤、感染情况。

 (1)人员整合包括各组工作人员的重新定岗、人员调配、新组临时性岗位的人员安排、排班全体人员预留 24 小时联系电话及每人的职责并制成表格。

 (2)稳定员工情绪进行员工的激励并应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并适当的应用心理学知识体会工作人员的切实困难。

 (3)做好必要的生活物品保障工作例如保证隔离区内工作人员的食品、生活用品的提供进行工作安全保障如制定预防措施、消毒、实施隔离等。

 (4)保证与上级领导沟通渠道的通畅向上级申明药剂科的工作情况、特殊性协调各种临时性问题。

 2.药品保障供应组由药库组长和制剂室组长兼任组长其主要职责如下 (1)从多渠道获取药品信息进行市场信息的追踪并根据医院制订的治疗指南或专家组意见做基本采购计划包括治疗指南或专家组指定的药物目录中药品写明药品的名称、疗程、用量、金额、预计接受治疗的人数需要考虑药物治疗方案之间的相互替代性。在采购过程中保证紧缺药品供应。

 (2)负责医院药品及消毒剂的采购、保管、发放工作。其中包括医院制剂的配制、保管、发放工作。

 (3)中毒抢救、水灾、地震、火灾等抢救药品可能不属医院常备药品但必须掌握这些药品由哪些制药企业生产及其供应渠道。

 (4)供应库存药品和协调各药房抢救药品的调剂。

 3.药品调剂组由调剂部门的组长负责其主要工作为

 (1)进行医院日常药品的调剂工作执行其他与调剂相关的临时性任务

 (2)进行切实有效的防护(考虑到有可能个别发热病人到门诊) 处方应用院内网络系统传递手工传递的处方应进行消毒并妥善保管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3)为临床提供用药信息保障药品供应储备药品的会诊计划防止积压做面向患者的用药咨询和宣传工作。

 4.临床药学组由临床药学组长兼任负责突发事件中药物信息、临床药学和药物安全性方面的工作 (1)及及时收集整理药物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向临床传递合理用药信息。

 (2)ADR 监测、报表的收集和上报反馈流程设计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流程。

 5.药品质量控制组由药检室组长负责其工作包括

 (1)采购药品、捐赠药品质量控制。

 (2)外购、捐赠药品药检报告单的查验。

 (3)对捐赠药品查验每批次的质检报告和效期。

 三、突发应急事件的药事管理工作注意事项

 一遇有上述突发应急事件启动应急响应以后药剂人员必须按照方案各就各位开展工作。除上述分工外各药师都要积极主动、灵活机动采取措施勇于参与抢救工作。

 二传染病突发应急事件后药学工作的善后处理

 1.为传染病病人提供药品供应的病房药房应设置在清洁区因特殊需要进入污染区、半污染区的药品善后处理应按以下办法进行处理。

 2.用于治疗住院传染病病人的药品应在清洁区摆药。每日摆药以整包装药品不应进入污染区、半污染区。但由于特殊需要进入污染区的药品在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污染区准备撤除时应对污染区剩余药品进行消毒处理。污染区剩余药品消毒应在污染环境及房屋的终末消毒后进行。剩余药品消毒方法采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消毒后的剩余药品视为医用垃圾可装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到指定地区处理不得回收使用。污染区药品消毒销毁前应进行帐册登记金额统计。

 3.进入半污染区的药品的处理。药品应尽可能不进入半污染区。特殊需要进入半污染区的药品在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半污染区准备撤除时应对半污染区剩余药品进行消毒处理。进入半污染区的剩余药品的消毒应在所处环境及房屋终末消毒后进行半污染区内药品外包装或者原包装消毒采用 0.2%0.5%的过氧乙酸溶液擦拭。已打开原包装的口服药品不得回收使用。其余药品在外包装、原包装擦拭消毒后经院感染办检查批准后可继续使用。半污染区的药品消毒后进行帐册登记、金额统计。

 4.传染病后消毒药品的处理。抗传染病工作需要准备充足的消毒药品其消毒药品主要以过氧乙酸和含有效氯产品为主。阶段性防治传染病工作结束后应首先联系其他使用单位以减少浪费和避免环境污染。消毒药品过期后不得进行销售。

 5.积压药品的处理。阶段性防治传染病工作结束后在保证药品的有效期内正常使用外如存在积压药品应及时全面统计积压药品信息首先向供应商、并通过及时反馈以避免盲目进货。库内待处理积压药品在盘点入帐后向其他使用单位联系或与供应商协商帮助联系使用。过期失效后不得进行使用并应建帐统计按有关规定报损销毁。

 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药事应急预案及程序

 为确保突发应急事件发生后能迅速处理 保证药学服务质量及医疗救护工作的顺利完成特制定本突发事件药事管理应急预案。

 一、突发应急事件的预警系统、应急程序 1、预警系统的启动发生突发应急事件时根据其性质、类别及严重程度启动应急响应。

 由当班人员立即直接通知药剂科主任及药房负责人负责协调工作各相关部门主管负责组织协助。按照医院的部署利用全科的资源协助完成抢救工作。

 2、启动一级应急响应由分管院长负责协调工作。

 启动二级应急响应由药剂科主任负责协调工作。

 启动三级应急响应由该药房负责人负责协调工作。

 3、抢救紧急呼叫如遇抢救患者, 当班人员应准备好急救药品,积极主动地参与抢救工作。

 当药品短缺时, 应主动与药库或其他药房联系, 尽快补足, 同时应运用专业知识寻找替代用品, 从而解决问题。

 二、组织机构 1、突发事件中“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 ⑴制订、审核治疗及预防用药方案包括一线人员、二线人员和其他医务人员的预防用药方案和突发应急事件治疗用药方案; 并制定相应的突发应急事件相关用药目录及突发应急事件抢救用药目录。

 ⑵审核紧急备药品种的剂型、数量等审核抢救用药目录如呼吸衰竭用药、循环用药、肝肾功能不全用药、中毒抢救、水灾、火灾、地震等用药。

 ⑶制定、审核药物安全性监测方案。

 2、设立药剂科“突发应急事件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方

 兵 副组长屠玲英

  张和祥 成

 员冯配军

  胡

 军

  韩

 伟

 张

 莉

  汪

 璇 3、其职能为 (一)组长、副组长负责在突发事件中的人员整合稳定职工情绪、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定期向院长或分管院长汇报人员情况(包括出勤、感染情况)。一旦进入一级应急响应状态应宣布全科(组)停休全体人员预留 24 小时联系电话进行科内人员分工并明确职责。保证与上级领导沟通渠道的通畅协调各种临时性问题。确保药品供应的保障从多渠道获取药品信息进行市场信息的追踪并根据医院制订的治疗指南或专家组意见做基本采购计划 包括治疗指南或专家组指定的药物目录中药品在采购过程中尽量保证紧缺药品的供应。遇突发事件如中毒抢救、水灾、地震、火灾等抢救药品必须掌握所必须药品的生产及其供应渠道。

 供应库存药品和协调各药房抢救药品的调剂。

 (二)冯配军(药房总负责人)负责组织、 协调医院日常药品的调剂工作执行其他与调剂相关的临时性任务并为临床提供用药信息保障药

 品供应储备药品的会诊计划防止积压并负责患者的用药咨询和宣传工作。

 (三)张和祥(科副主任)负责临床药学工作及突发事件中药物信息、临床药学和药物安全性方面的工作。包括及时收集整理药物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向临床传递合理用药信息及 ADR 监测、报表的收集和上报反馈。

 (四)方兵(科主任)指导药品质量管理工作, 汪璇(质量管理员)具体负责落实, 其工作包括采购药品、捐赠药品质量控制外购、捐赠药品药检报告单的查验对捐赠药品查验每批次的质检报告和效期。

 三、突发应急事件启动应急响应以后药剂人员必须按照方案各就各位开展工作。除上述分工外其他药剂人员都要积极主动、灵活机动采取措施勇于参与抢救工作。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结束后,如存在药品积压应及时全面统计积压药品信息向分管院长上报, 在盘点入帐后向其他单位联系或与供应商协商帮助调剂使用。过期失效后不得进行使用并应建帐统计按有关规定报损销毁。

 本突发事件药事管理应急预案也适用于其他突发应急事件发生的药事应急管理预案 要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 类别等不同灵活应对。

 四、突发事件药品供应预案中的药品目录(可根据突发事件性质临时调整) 西地兰、肾上腺素、去肾上腺素、碳酸氢钠、可拉明、洛贝林、间羟胺、阿托品、右旋糖酐 40、哌替啶、吗啡、垂体后叶素、生理盐水、

 碘酒、乙醇、利多卡因、氯解磷定、氨甲苯酸、50%葡萄糖、止血敏、维生素 K1

 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 二 00 九年二月十九日 应急药品如何保障 2006 年 03 月 07 日 11:09

  来源健康报

 [发表评论]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稿]

  在遇到突发公共事件时抢救伤员是医院的职责。而药品是伤员救助的物质基础能否及时、有序、合理地提供药品保障是减少人员伤亡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加强突发灾害事件的医院药品保障也是医院药事管理的重点。

 以武警部队医院为例对突发灾害事件的医院药品保障应注重把握的几方面进行归纳希望引起医院和药师们的关注。

 建立药品应急预案

 药品应急预案是一个能够具体实施的有领导负责、人员落实能切实担负起应急药品日常管理、检查和轮换效期药品工作并需建立责任制或奖惩机制的预案。

 药品储备是保障药品应急的关键之一。在储备突发灾害事件药品时要立足于平时与救灾相结合。储备的药品品种要坚持“效果明确性质稳定 使用方便 有利于运输储存经济适用”的原则根据其应急作用按三分(携行、运行、留守移交)、四定(定量、定位、定人、定车)要求贮存管理单独存放以便随时取用对消耗和损坏的药品应及时加以补充。

 应急药品该准备什么

 药品保障应根据突发灾害事件的不同性质确定所需药品的类别和品种。一般需要准备升血压药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盐酸麻黄素等酸中毒治疗药如碳酸氢钠钙剂如葡萄糖酸钙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等强心剂如西地兰等副交感神经抑制剂如硫酸阿托品还有抗痉挛药和输液用药等。

 具体应急药品的品种有1.创伤、中毒急救用药药品。包括外用消毒液、普鲁卡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哌替啶、苯巴比妥、吗啡、阿托品、解磷定、硫代硫酸钠、乳酸林格液、

 亚甲蓝、活性炭、生理盐水、碳酸氢钠、右旋糖酐 40、葡萄糖注射液、脑垂体后叶素、麦角新碱。2.灾害创伤、眼科急救药品。包括碘酒、戊二醛、乙醇、过氧化氢溶液、雷佛奴尔、苯酚、硼酸水、眼药膏、烫伤喷雾器、烧伤膏、哌替啶、吗啡、苯巴比妥、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液、碳酸氢钠、右旋糖酐 40。3.内外科复苏急救药品。包括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地西泮、吗啡、多巴胺、20%甘露醇、碳酸氢钠、乳酸林格液、生理盐水、血浆代用品、葡萄糖注射液等。另外还有急救箱装备的日常急救药品。

 应急预案要勤演练

 药品应急预案建立后医疗单位还要进行演练一般每年至少组织两次以上演练。在演练和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修改充实提高这样才能使药品在处置突发灾害事件中起到应急保障作用。

  武警四川总队医院郭吉蓉

篇二:特殊管理药品应急预案

事件药事管理应急预案 为确保突发应急事件(指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 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

 发生后能迅速处理, 保证药学服务质量及医疗救护工作的顺利完成, 特定本突发事件药事管理应急预案, 请遵照执行。

 一、 突发应急事件的预警系统 突发应急事件的预警系统指各种意外紧急需要医疗救援的所有状况, 包括传染病、 中毒抢救、 水灾、 地震、 火灾、 车祸等。

 1.

 预警系统的启动, 发生突发应急事件时, 根据其性质、 类别及严重程度, 启动应急响应。

 由当班人员立即直接通知主任, 主任负责全科的协调工作, 并即时通知药库、 药房组长负责协调工作, 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应积极组织相关人员, 按照医院的部署, 完成各项抢救工作。

 2.

 启动应急响应, 启动一级应急响应:

 由药剂科主任负责协调工作。

 启动二级应急响应:

 由各药房负责人负责协调工作。

 启动三级应急响应:

 药房工作人员服从救援分配, 响应全科工作。

 3.

 抢救紧急呼叫, 如遇抢救患者, 当班人员应准备好急救药品,积极主动地参与抢救工作。

 当药品短缺时, 应主动与药库或其他药房联系, 尽快补足, 同时应运用专业知识积极寻找代用品解决问题。

 二、 组织机构及职责 1.

 突发应急事件药事管理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

 突发应急事件药事管理小组职责 1)

 制订、 审核治疗及预防用药方案:

 包括一线人员、 二线人

 员和其他医务人员的预防用药方案和突发应急事件治疗用药方案; 并制定相应的突发应急事件相关用药目录, 及突发应急事件抢救用药目录。

 2)

 审核紧急备药品种的剂型、 数量等, 审核抢救用药目录如呼吸衰竭用药、 循环衰竭用药、 肝肾功能不全用药、 中毒抢救、 水灾、 火灾、 地震、 车祸等用药;

 3)

 制定、 审核药物安全性监测方案:

 三、 突发应急事件药事管理工作程序 1.

 小组成员应有 24 小时联系方式, 确保随时联系, 随时到位。药剂科成立突发应急事件领导小组 (见附录)

 , 常备联系方式,随时听从突发应急事件药事管理小组的命令。

 药剂科各部门服从组织安排, 无条件院内调剂支援(人员、 药品)

 。

 遇有突发应急事件启动以后药剂人员必须按照方案各就各位开展工作,各药师都要积极主动、 灵活机动采取措施, 勇于参与抢救工作。

 2.

 突发应急事件发生后, 按照医院的统一部署, 组长或副组长负责立即通知小组所有成员待命, 小组成员按要求迅速赶到指定地点, 并开通通讯联络工具保持通讯畅通; 根据突发应急事件的特性保证其相应药品的供应, 各部门无条件优先支援(先调拨后结算)

 。

 管理小组成员有义务责任随时了解各种事件的发生及发展情况, 先行备好一定数量的应急药品以供使用。

 3.

 建立突发事件急救药品目录(见表 2)

 , 保证做到急救品种齐全, 数量充足。

 贮备药品应适时更新、 补充, 确保质量和数量。

 4.

 急救储备药品应在库房里专柜存放、 标识清楚、 通风良好、 通道应保证在发生任何突发事件时都便于出入。

 防火、 防水、 防潮、 防冻、 防盗等设施齐全。

 5.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 急救药品的领发补充手续应从简, 以方便、快捷、 高效为原则。

 停电状态下, 各药房、 药库起用应急灯,

 保证照明, 保证药品的供应。

 如果发生电脑瘫痪(如停电超过15 分钟)

 , 应密切与财务科合作, 立即启动手工划价(由药剂科调剂人员根据医院基本用药目录价格或盘点表药品价格划价)

 。

 必要时, 经医院突发应急事件领导小组同意, 对住院患者和急救患者, 可先用药后交费; 对普通门诊患者, 采取手工划价, 交费后用药, 有特殊情况随时请示突发应急事件药事管理小组。

 6.

 建立突发事件发生急救药品的后续补给网点(见表 3)

 , 做好急救药品的外部补给工作。

 同药品配送企业建立长期固定的协约关系, 采购员应熟记各药品配送企业送货人员的联系电话,签约单位保证在急需时按要求组织急救药品的补给。

 三、 药品供应职责:

  1.

 从多渠道获取药品信息, 进行市场信息的追踪; 并根据医院制订的治疗指南或专家组意见做基本采购计划包括治疗指南或专家组指定的药物目录中药品, 写明药品的名称、 疗程、 用量、金额、 预计接受治疗的人数, 需要考虑药物治疗方案之间的相互替代性。

 在采购过程中保证紧缺药品供应。

 2.

 负责医院药品及消毒剂的采购、 保管、 发放工作。

 药库或药房负责向病区运送药品, 但每次需将药品送至特殊门诊或隔离病区的半污染区, 与污染区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接。

 3.

 中毒抢救、 水灾、 地震、 火灾等抢救药品, 可能不属医院常备药品, 但必须掌握这些药品由哪些药品配送企业或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及其它供应渠道。

 4.

 供应库存药品和协调各药房抢救药品的调剂。

 5.

 严控药品质量, 查验每批次的质检报告和有效期。

 四、 药品调剂职责:

 1.

 进行医院日常药品的调剂工作, 执行其他与调剂相关的临时性任务。

 2.

 进行切实有效的防护(考虑到有可能个别传染病人到门诊) ,手工传递的处方应进行消毒并妥善保管, 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3.

 必要时设立特殊门诊药房, 常规工作包括:

 药品领发、 排班、帐物管理和消毒等。

 4.

 为临床提供用药信息, 保障药品供应, 做好药品的储备工作,防止积压, 做好患者的用药咨询和宣传工作。

 5.

 严控药品质量, 仔细查验药品的有效期。

 五、 临床药学工作职责:

 1.

 负责突发事件中药物信息、 临床药学和药物安全性方面的工作。

 2.

 及时收集整理药物信息, 以适当的方式向临床传递合理用药信息。

 3.

 负责 ADR 监测、 报表的收集和上报, 反馈。

 对临床报告的严重药品不良事件, 协助医务科和临床科室, 及时妥善处理,并及时上报自治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六、 突发应急事件的药事管理工作注意事项

 1. 遇有上述突发应急事件启动应急响应以后药剂人员必须按照方案各就各位开展工作。

 除上述分工外, 各药师都要积极主动、灵活机动采取措施, 勇于参与抢救工作。

  2. 传染病突发应急事件后药学工作的善后处理

 1) 为传染病病人提供药品供应的病房药房应设置在清洁区,因特殊需要进入污染区、 半污染区的药品善后处理应按以下办法进行处理。

 2) 用于治疗住院传染病病人的药品, 应在清洁区摆药。

 每日

 摆药以整包装药品不应进入污染区、 半污染区。

 但由于特殊需要进入污染区的药品, 在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污染区准备撤除时, 应对污染区剩余药品进行消毒处理。

 污染区剩余药品消毒应在污染环境及房屋的终末消毒后进行。剩余药品消毒方法采用 0.2%-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

 消毒后的剩余药品视为医用垃圾, 可装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到指定地区处理, 不得回收使用。

 污染区药品消毒销毁前,应进行帐册登记, 金额统计。

  3) 进入半污染区的药品的处理。

 药品应尽可能不进入半污染区。

 特殊需要进入半污染区的药品, 在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半污染区准备撤除时, 应对半污染区剩余药品进行消毒处理。

 进入半污染区的剩余药品的消毒应在所处环境及房屋终末消毒后进行, 半污染区内药品外包装或者原包装消毒采用 0.2%-0.5%的过氧乙酸溶液擦拭。

 已打开原包装的口服药品不得回收使用。

 其余药品在外包装、 原包装擦拭消毒后, 经院感染办检查批准后可继续使用。

 半污染区的药品消毒后进行帐册登记、 金额统计。

  4) 传染病后消毒药品的处理。

 抗传染病工作需要准备充足的消毒药品, 其消毒药品主要以过氧乙酸和含有效氯产品为主。

 阶段性防治传染病工作结束后, 应首先联系其他使用单位, 以减少浪费和避免环境污染。

 消毒药品过期后, 不得进行销售。

 5) 积压药品的处理。

 阶段性防治传染病工作结束后, 在保证药品的有效期内正常使用外, 如存在积压药品, 应及时全面统计, 积压药品信息首先向供应商、 并通过及时反馈,以避免盲目进货。

 库内待处理积压药品, 在盘点入帐后向其他使用单位联系或与供应商协商, 帮助联系使用。

 过期

 失效后不得进行使用, 并应建帐统计, 按有关规定报损销毁。

  突发事件药事管理应急预案也适用于其他突发应急事件发生的药事应急管理预案, 突发事件药事管理应急预案要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 类别等不同灵活应对, 无论如何, 必须保证患者安全、 合理的用药, 确保对突发应急事件的解决。

篇三:特殊管理药品应急预案

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药剂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紧急事件的发生,保障医院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 本预案所称突发性紧急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损害的事件,包括外部事件和内部事件。外部事件是指大规模传染病,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集体食物中毒,药物群体不良反应事件等;内部事件是指药品质量事件、药品失窃、特殊管理药品流失、药品调剂事故、消防安全事件等。应急方案是指在事件突发时用以有效处理、事态控制的一系列计划、组织、协同活动。包括计划与准备、组织指挥、物资储备、信息系统、人员调动和培训演练。(设定两个级别的预警)

 第三条 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应遵循依法管理、预防为主、强化培训、适时演练、平战结合、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及时应对、快速反应、措施果断、科学处置、协调合作的原则。

 第四条 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过程中,有不负责任、不履行岗位职责、不服从指挥调度、散布谣言、扰乱医疗秩序、危害公

 众健康等行为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医院的有关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提请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条 药剂科各室应根据各自的职责开展防治突发事件相关的科学研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调查、现场救护、传染源隔离、卫生防护、监测检验、监督检查等工作所需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的储备,做到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第六条 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应根据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助和保健津贴,并根据其表现给予相应的奖惩。

 组织管理 第七条 成立药剂科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由药剂科主任及各室资深药师组成,负责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各有关负责人应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第八条 药剂科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是药剂科突发事件管理的领导机构,制订、审核治疗及预防用药方案;审核紧急备药品种的剂型、数量等,审核一般性抢救用药目录;制订、审核药物安全性监测方案;宣传合理用药。

 第九条 药剂科主任在事件突发时应负责突发事件管理工作的领导和指挥,拥有对药剂科突发事件管理的裁决权。

 第十条 药库负责药品、消毒剂和其他相关物资的供应储备工作。药库在收到需要采购的紧急药品时,应多渠道获取药品信息,

 进行市场信息的跟踪。首先应分别从市、区两级相关的药品供应部门进行采购并获得相关信息,必要时可在全省、全国范围内通过网络或电话寻找所急需的药品。

 第十一条 药师在突发事件的整个过程中,须通过登录相关网站、软件查询系统、报刊杂志等渠道,收集官方提供的各种关于突发事件的正规信息;通过电话咨询及查询书籍杂志的方式,收集非正规渠道的与药物预防、治疗相关的信息。获得的相关政策法规、疾病信息、药品,信息,通过网络、电话、参考手册等方式,传递给医院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公众等,以提高防范意识、疾病治愈率和合理用药水平。

 第十二条 药剂科应配合相关领导和部门组织培训,使全体医务人员了解应急方案的内容,熟悉处理程序;使药学相关人员熟悉药品剂量和极量,能够对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提出自己的建议。

 第十三条 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类管理。药剂科配合医院相关部门负责外部事件(包括大规模传染病,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集体食物中毒,药物群体不良反应事件等)的管理;药剂科各部门负责内部事件(包括药品质量事件、药品失窃、特殊管理药品流失、药品调剂事故、消防安全事件等)的管理;分类管理不是分开管理,各部门要注重互通信息、互相支持、各负其责、协调一致地做好应急事件的管理工作。

 监测与预警 第十四条 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别,药剂科各室应制定相应的监

 测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一个灵敏准确的监测体系,落实人员对监测数据及时进行科学分析与综合评价。

 第十五条 药剂科各室均为突发事件的监测单元,每个职工均有监测的责任及报告的义务。

 第十六条 根据突发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影响范围是局部还是全科或全院,设定两个级别的预警及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仅影响室部分地域且危害较小的突发事件,定为黄色预警,应急响应为相关室及人员;影响全科乃至医院整体工作或危害较大的突发事件,定为红色预警,应急响应为全科人员。

 报告与信息发布 第十七条 药剂科全体职工对发生和可能发生突发事件及其潜在隐患均应在发现情况后立即报告科室或相关部门。

 第十八条 药剂科各室接到突发事件的通知或报告时,应将情况报告科室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并组织人员,分工明确,通讯联络,根据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或应对突发事件。

 第十九条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接到通知或报告后,应根据情况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确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且要根据事件情况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程进行处理。

 第二十条 药剂科任何室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第二十一条 科室建立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制度。信息发布应

 及时、准确、全面。由科室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指定发言人,严禁其它人参与发布信息,保证信息的透明度和权威性。

 培训与演练 第二十二条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部门应认真研究各自主管范围内最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将排在前五位的突发事件作为重点,估计可能发生的情况,拟定应该采取的对策,制定培训计划,编写培训教材,对相关人员实施培训。

 第二十三条 培训应是全方位的全员培训。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主管部门应对各级各类人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涵盖各类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识别、报告、应急处理技术、群体防护、个体防护、现场救护等内容的培训。

 对特殊人员应进行特殊技能的培训,如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管理的培训等。

 第二十四条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应明确各室职责,针对各个关键岗位的具体负责人,明确其职责范围、协调对象、主要对策、行事步骤、联系方式等。

 第二十五条 模拟演练每年 1-2 次,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制订模拟演练计划并组织实施。通过技术培训,模拟情景,实际演练,提高组织成员的应急反应能力,训练一支能打硬仗的应急团队。

 应急处理 第二十六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科室主任应立即组织人员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提出是否启

 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启动科室应急预案,同时上报分管院长和/或相关部门备案。

 第二十七条 应急预案启动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有权紧急调集各室人员、储备物资、相关设施、设备等;必要时对人员疏散或隔离,并可依法对传染病疫区进行封锁。各室及个人应当服从小组的统一指挥,相互配合,精诚协作,各司其职,集中力量保证突发事件的有效控制,努力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第二十八条 应急预案启动后,各室要尽一切努力充分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设备、工具、财力、人力、药品等的供应。

 第二十九条 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型,应急处理小组应配合相关部门对事件现场进行紧急处置,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及可能受到影响的人群进行分类指导,制定相应的防护控制措施,保障人员安全,防止交叉感染,提供突发事件防治知识的宣传资料,为应急各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第三十条 突发事件事件后药学工作的善后处理 (1)

 为突发事件病人提供药品供应的病房药房应设置在清洁区,因特殊需要进入污染区、半污染区的药品善后处理应按以下办法进行处理。

 (2)

 用于治疗突发事件住院病人的药品,应在清洁区摆药。每日摆药以整包装药品不应进入污染区、半污染区。但由于特殊需要进入污染区的药品,在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污染区准备撤除时,应对污染区剩余药品进行消毒处理。污染区剩余药品消

 毒应在所处环境及房屋的终末消毒后进行。剩余药品消毒方法采用 0.2%-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喷洒或擦洗。消毒后的剩余药品视为医用垃圾,不得回收使用。可燃垃圾装入双层黄色垃圾袋,进行焚烧处理,不可燃药品破碎后,装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到指定地区掩埋处理。污染区药品消毒销毁前,应进行帐册登记,金额统计。

 (3)

 进入半污染区的药品的处理。药品应尽可能不进入半污染区。由于特殊需要进入半污染区的药品,在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半污染区准备撤除时,应对半污染区剩余药品进行消毒处理。进入半污染区的剩余药品的消毒应在所处环境及房屋终末消毒后进行,半污染区内药品外包装或者原包装消毒以及半污染区内冰箱内保存药品的消毒方法采用 0.2%-0.5%的过氧乙酸溶液擦拭。已打开原包装的口服药品不得回收使用。其余药品在外包装、原包装擦拭消毒后,经院感染办公室检查批准后可继续使用。半污染区的药品消毒后进行帐册登记、金额统计。

 (4)突发事件后消毒药品的处理。抗突发事件工作需要准备充足的消毒药品,其消毒药品主要以过氧乙酸和含有效氯产品为主。由于过氧乙酸消毒的分解产物是氧气和醋酸,消毒时不存在严重污染环境问题。如果能使用过氧乙酸消毒的场合,可首先选择过氧乙酸消毒。含有效氯产品的有效期较长,一般不存在过度积压问题。阶段性防治突发事件工作结束后,应首先联系其他使用单位,以减少浪费和避免环境污染。消毒药品过期后,不得进

 行销售。

 (5)积压药品的处理。阶段性防治突发事件工作结束后,各医疗机构在保证药品的有效期内正常使用外,如存在积压药品,应及时全面统计,积压药品信息首先向供应商、并通过供应商向生产厂家反馈,以避免盲目生产,盲目进货。库内待处理积压药品,在盘点入帐后向其他使用单位联系,或与供应商协商,帮助联系使用。药品过期失效后,不得进行使用,并应建帐统计,按有关规定报损销毁。

 (6)药剂科工作人员在突发事件后的善后。药剂科工作人员在抗击突发事件工作中及突发事件后,应享有进行防治突发事件工作相同级别其他医务人员同样的待遇。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本预案备有若干附件。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有权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或失误及时修订、补充、调整和完善本预案。

 第三十二条 每次突发事件处理之后,各室要组织力量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认真总结应急处理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及失误的教训,做好突发事件后的重建工作。

 二、药剂科突发事件应急组织机构和相关职责 1.突发应急事件的预警系统 1.1 预警系统的启动

 发生突发应急事件时,根据其性质、类别及严重程度,启动应急响应。由当班人员立即直接通知科主任及各室负责人,负责协调工作,各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协助。

 1.2 抢救紧急呼叫 如遇抢救患者,当班人员应准备好急救药品,积极主动地参与抢救工作。当药品短缺时,应主动与药库或其他药房联系,尽快补足,同时应运用专业知识积极寻找代用品解决问题。

 2.组织机构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处理小组,明确职责,了解事件情况以及发生动态,正确指挥,快速反应,积极应对。

 2.1 事件应急处理小组 药剂科在突发应急事件中行使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的职责,在分管院长的带领下建立药剂科突发应急事件处理小组,其成员包括:科主任、各药房负责人、药品采购、药库管理人员。

 组长:刘华勇

 张旭涛 成员:张晓颖

 孙小美

 张静

 孙艺萍

 冯丽华 2.2 职责:

 2.2.1 突发事件发生后处理小组应配合相关部门或直接对事件现场进行紧急处置和全面评估,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及可能受到影响的人群进行分类指导,制定相应的防护、控制措施,保障参加人员安全,防止各种二次事故,并提供突发事件防治知识的宣传资料,为应急各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2.2.2 处理小组各员应尽一切努力,充分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设备、工具、财力、人力、药品等的供应。

 2.2.3 全面负责各种突发事故的处理;协调各部门或小组的人员配备、正常工作、监督和检查小组职责落实情况。

 2.2.4 组织药剂科全体成员学习相关突发事件知识和预防措施,以及发生后处理程序,熟悉应对各突发事件所需药品、药品剂量和极量,能正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明确各小组的职责、不断提高成员防范应急能力。

 2.2.5 紧急呼救电话:巡警 110、急救 120、火警 119 2.2.6 发生重大事故后,以最短的时间成立抢救组、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快速评估事故情况,立即展开外救和自救,将事故损失降到最小。

 2.2.7 各成员要求 24 小时开机,保障与外界通讯畅通,并掌握所有成员的通讯方式,当事故发生时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手段迅速做到上传、下达。

 2.2.8 同时应做好救灾组织与预先人员之间、救灾组织与上级领导和兄弟单位之间的信息,同时当通讯系统被破坏时做好利用其他方式进行联络的可能性。

 3.药剂科 5 个专业职能组(室)及其职责 3.1 人力资源组:

 由科主任任组长,负责在突发应急事件中的人员整合,稳定职工情绪、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其他各组应定期向科主任汇报人员情况(包括出勤、感染情况)。

 3.1.1 人员整合包括各组工作人员的重新定岗、人员调配、新组临时岗位的人员安排、排班,一旦进入一级应急响应状态,应宣布全科(室)停休,全体人员预留 24 小时联系电话,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并制成表格分放至每位成员。

 3.1.2 稳定员工情绪,进行员工的激励并应建立响应的约束机制并适当的应用心理学知识体会工作人员的切...

篇四:特殊管理药品应急预案

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 事件应急预案

 国食药监办[2005]329 号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 《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应急预案》 的通知 国食药监办[2005]329 号 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为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的应急管理, 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与相关专项应急预案的规定和要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应急预案》 (以下简称《应急预案》 )

 , 现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实施。

 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应急预案》 在预防和应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中的重要作用, 切实规范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使应急管理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 制度化和法制化, 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预防和减少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 切实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五年七月一日

 药品 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 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 1 目 的 为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有关政府部门及单位处置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提供指导, 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 切实做到“早发现、 早报告、 早评价、 早控制” , 防止各种药品、 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用药安全, 最大限度减少药物滥用对社会的危害, 确保社会稳定, 制订本预案。

 1. 2 工作原则 1. 2. 1 统一领导, 分工负责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应急预案》省级人民政府负责本地区应急处理的领导和现场指挥工作, 有关部门按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在事件处理中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 既做到分工明确, 又使各方充分协作。尤其在对受害患者的救治中要注意与卫生、 公安等部门的沟通。

 1. 2. 2 依法监督, 科学管理 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 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实行管理。

 对于违法行为, 依法追究责任。

 贯彻依靠科学技术防范药品和医疗器械群体不良事件发生的方针, 实施科学监管。

 加强日常监督、 监测、 评价, 开展临床治疗方案及、流行病学研究。

 严格药品和医疗器械上市前审批及上市后再评价, 关注药品和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及相关危险因素,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保障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

 1. 2. 3 预防为主, 快速反应 坚持预防为主, 预防与控制相结合。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 按照“四早” 要求, 保证报告、 评价、 控制等环节紧密衔接, 一旦出现群体不良事件, 快速反应, 及时处置。

 对已发生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及时将事件相关情况通告国务院有关部门及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有关部门, 实现信息共享, 避免或及时控制其他地区发生类似事件。

 1. 2. 4 属地负责, 分级管理

 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的预防、 监测与控制工作实行属地化管理。根据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的不同情况, 将其分为两个等级, 并实施分级响应。

 发生不同等级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时, 启动相应级别的指挥体系和响应程序。

 1. 3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麻醉药品管理办法》 、 《精神药品管理办法》 、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等法律法规。

 1. 4 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突然发生, 造成群体健康损害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2 指挥机构与有关部门职责 2. 1 指挥机构与职责 2. 1. 1 领导机构 按不良事件等级(分级见4 . 1)

 和分级响应原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 负责指导、 协调处理一级药品和医疗器械群体不良事件。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为主要负责人, 依引发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的不同原因, 分别由药品安全监管司司长、 药品市场监督司司长、 医疗器械司司长为成员。

 药品安全监管司:

 处理一级药品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的主要办事机构。

 对造成严重后果的突发性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和一级麻醉、 精神药品突发性群体滥用事件,组织调查、 确认和处理; 负责统筹管理, 承担沟通联络、 组织协调工作; 确保联络网络的畅通; 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及整理相关资料, 起草文件和提出相关决策意见。

 医疗器械司:

 处理一级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的主要办事机构。

 对造成严重后果的突发性医疗器械群体不良事件, 组织调查、 确认和处理; 负责统筹管理,承担沟通联络、 组织协调工作; 确保联络网络的畅通; 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及整理相关资料, 起草文件和提出相关决策意见。

 药品市场监督司:

 处理一级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中涉及假劣药品、 非法或不合格医疗器械问题的主要办事机构。

 对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并已采取停止生产、 销售、 使用等紧急控制措施的药品或医疗器械组织部署市场监控。

 负责统筹管理,

 承担沟通联络。

 组织协调工作; 确保联络网络的畅通; 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及整理相关资料, 起草文件和提出相关决策意见。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负责收集、 核实、 汇总和分析一级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的信息, 提交研究分析报告供领导决策参考; 组织相关会务; 督促检查信息报送工作; 保障不良事件信息网络正常运行。

 国家药物滥用监测中心:

 负责临床使用中出现的一级麻醉、 精神药品突发性群体滥用性事件的收集、 核实、 汇总和分析, 提交研究分析报告供领导决策参考; 组织相关会务; 督促检查信息报送工作; 保障药物滥用监测网络正常运行。

 省级人民政府负责指导、 协调处理二级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 协助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处理一级不良事件。

 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不良事件信息收集、 分析、 评价, 并对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 医疗器械采取相应的紧急控制措施。

 2. 2 有关部门职责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医疗救治工作, 实施发生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发生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后, 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在省级人民政府的统一指挥下, 及时组建应急医疗救治队伍, 安排指定急救机构, 对所需的医疗卫生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并统计、 通报救治情况。

 同时应及时将发现的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通报所在地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公安机关负责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麻醉、 精神药品群体性滥用事件的调查、 核实; 对吸毒成病的, 依法实施强制戒毒或者劳教戒毒。

 负责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移交的涉及假劣药、 品和不合格医疗器械引起的不良事件的查处; 维护现场安全和社会稳定。

 教育部门协助卫生行政部门等专业部门, 组织实施学校中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的控制措施, 做好在校学生。教职工的宣传教育和自我防护工作。

 2. 3 业务技术机构 各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包括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 下同)

 是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的业务技术机构, 负责上市后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信息收集、 评价、 上报与技术组织工作, 配合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完成相应工作。

 各级药物滥用监测中心是麻醉、 精神药品群体性滥用行为监测的业务技术机构,负责麻醉、 精神药品滥用信息收集、 评价、 汇总、 报告工作; 配合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完成相应工作。

 各级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机构负责药品与医疗器械的质量检测与结果上报,配合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完成相应工作。

 2. 4 专家委员 会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卫生部设立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由药学* 临床医学、 药理毒理学。

 流行病学、 统计学、 生物工程、 工程学、 公共卫生管理、 法律、 心理学、 材料学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专家委员会负责对不良事件相关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进行咨询和研究, 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决策提供依据。

 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设立相应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专家委员会, 负责对本地区内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技术问题进行咨询和研究, 为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3 预警预防机制 3. 1 报告责任制度 (1)

 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 经营企业, 医疗卫生机构和戒毒机构发现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时, 都应及时向所在地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卫生行政部门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或药物滥用监测站(点)

 报告, 不得瞒报、 迟报, 或者授意他人瞒报、 迟报。

 (2)

 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在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领导下承办本行政区域内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资料的收集、 核实、 评价、 反馈、 上报及其他有关工作; 省级药物滥用监测站(点)

 定期报送本行政区域内药物滥用监测登记表, 定期向当地政府禁毒办公室和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本行政区域内药物滥用。

 情况, 做好本地区药物滥用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3)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承担全国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工作及全国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资料的收集、 评价、 反馈和上报工作; 国家药物滥用监测中心定期收集、 汇总和分析全国各地药物滥用监测登记报告。

 3. 2 预警预防行动 3. 2. 1 监测网络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药品安全性问题的信息体系建设与管理。

 逐步建设和扩展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 药物滥用监测计算机信息网络和医疗器

 械不良事件监测信息网络。

 通过不断完善的网络建设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反馈, 提高预警行动和快速反应能力。

 3. 2. 2 信息通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定期对有安全性隐患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向各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通报。

 对于重大药品和医疗器械群体不良事件,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 及时向社会公布。

 借助多种渠道和方式对药品和医疗器械可能引起的安全性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务必使公众了解身边可能存在的药品安全性隐患, 减少用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3. 2. 3 预防行动 对发生群体不良事件的药品和医疗器械, 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分析、 评价后决定是否采取警示、 通报、 修改说明书、 暂停使用、 强制再评价、 撤市和调整麻醉、 精神药品管理级别等预防措施。

 4 应急响应 4. 1 分级响应 依照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的不同情况和严重程度, 将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划分为两个等级:

 一级事件:

 出现药品和医疗器械群体不良反应的人数超过5 0 人, 且有特别严重不良事件(威胁生命, 并有可能造成永久性伤残和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

 发生, 或伴有滥用行为; 出现3 例以上死亡病例;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其他特别严重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

 二级事件:

 药品和医疗器械群体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已知发生率2 倍以上; 发生人数超过3 0 人, 且有严重不良事件(威胁生命, 并有可能造成永久性伤残和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

 发生, 或伴有滥用行为; 出现死亡病例; 省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严重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

 4. 2 预案启动 依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的级别, 分别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后宣布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4. 3 响应程序 4. 3. 1 一级响应

 (1)

 生产、 经营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药品或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应立即报告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同时向所在地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发生一级群体不良事件的药品或医疗器械生产、 经营企业在2 4 小时内发出通知对所有市场上销售的该批次产品暂停销售, 并于2 4 小时内汇总该药品或医疗器械在全国的生产和销售情况上报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或药物滥用监测中心。

 医疗卫生机构立刻停止使用该药品或医疗器械, 统一封存。

 (2)

 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会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卫生部以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或国家药物滥用监测中心报告; 涉及特殊药品群体滥用事件, 要会同同级公安厅(局)

 报告公安部。

 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或药物滥用监测站接到报告后, 立刻指定专人查收或组织药品生产、 经营企业或医疗卫生机构在2 4 小时内填写《药品群体不良反应/ 事件报告表》 , 同时按7 . 2 要求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送有关资料; 医疗用麻、 精药品出现群体滥用性事件时于2 4 小时内填写并上报《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 ; 医疗器械出现群体不良事件时于2 4 小时内填写并上报《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 。

 (3)

 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上报的同时负责核实药品或医疗器械群体不良事件的情况, 包括事件发生时间、 地点, 药品或医疗器械的名称, 不良事件表现,发生不良反应和死亡病例人数。

 组织相关人员亲临现...

篇五:特殊管理药品应急预案

管理科突发事件药事管药房管理科突发事件药事管理应急预案培训理应急预案培训

   为确保突发应急事件发生后能迅速处理,为确保突发应急事件发生后能迅速处理,保证药学服务质量及医疗救护工作的顺利保证药学服务质量及医疗救护工作的顺利完成, 特定本突发事件药事管理应急预案,完成, 特定本突发事件药事管理应急预案,请遵照执行。请遵照执行。请遵照执行。请遵照执行。

 一、一、突发应急事件的预警系统突发应急事件的预警系统  突发应急事件的预警系统指各种意外紧急突发应急事件的预警系统指各种意外紧急需要医疗救援的所有状况, 包括传染病、需要医疗救援的所有状况, 包括传染病、中毒抢救、 水灾、 地震、 火灾等。中毒抢救、 水灾、 地震、 火灾等。

   ⒈⒈预警系统的启动:

 发生突发应急事件时,预警系统的启动:

 发生突发应急事件时,根据其性质、 类别及严重程度, 启动应急根据其性质、 类别及严重程度, 启动应急响应。

 由值班人员立即直接通知药学工程响应。

 由值班人员立即直接通知药学工程部部长负责协调工作部部长负责协调工作部部长, 负责协调工作, 各相关部门科主部部长, 负责协调工作, 各相关部门科主任负责组织协助。

 按照医院的部署, 利用任负责组织协助。

 按照医院的部署, 利用全科的资源协助完成抢救工作。全科的资源协助完成抢救工作。各相关部门科主各相关部门科主

   ⒉⒉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启动一级应急响应: :由主管院长负责协调工作工作,,替代人为药学工程部部长。

 启动二级替代人为药学工程部部长。

 启动二级应急响应应急响应: : 库房管理科科长协助分管工作。库房管理科科长协助分管工作。启动三级应急响应启动三级应急响应: :由该药房管理科科长负由该药房管理科科长负启动三级应急响应启动三级应急响应: :由该药房管理科科长负由该药房管理科科长负责协调工作。责协调工作。由主管院长负责协调

   ⒊⒊抢救紧急呼叫:

 如遇抢救患者, 当班人抢救紧急呼叫:

 如遇抢救患者, 当班人员应准备好急救药品, 积极主动地参与抢员应准备好急救药品, 积极主动地参与抢救工作。

 当药品短缺时, 应主动与药库或救工作。

 当药品短缺时, 应主动与药库或其他药房联系尽快补足其他药房联系尽快补足其他药房联系, 尽快补足, 同时应运用专其他药房联系, 尽快补足, 同时应运用专业知识积极寻找代用品解决问题。业知识积极寻找代用品解决问题。同时应运用专同时应运用专

 二、二、组织机构组织机构  ⒈⒈在突发事件中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的主在突发事件中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要职责包括:  ⑴制订、 审核治疗及预防用药方案:

 包括⑴制订、 审核治疗及预防用药方案:

 包括线人员二线人员和其他医务人员的预线人员二线人员和其他医务人员的预一线人员、 二线人员和其他医务人员的预一线人员、 二线人员和其他医务人员的预防用药方案和突发应急事件治疗用药方案;防用药方案和突发应急事件治疗用药方案;并制定相应的突发应急事件相关用药目录,并制定相应的突发应急事件相关用药目录,及突发应急事件抢救用药目录。及突发应急事件抢救用药目录。

   ⑵⑵审核紧急备药品种的剂型、 数量等, 审审核紧急备药品种的剂型、 数量等, 审核抢救用药目录如呼吸衰竭用药、 循环衰核抢救用药目录如呼吸衰竭用药、 循环衰竭用药、 肝肾功能不全用药、 中毒抢救、竭用药、 肝肾功能不全用药、 中毒抢救、水灾火灾地震等用药;水灾火灾地震等用药;水灾、 火灾、 地震等用药;水灾、 火灾、 地震等用药;⑶制定、 审核药物安全性监测方案;  ⑶制定、 审核药物安全性监测方案;

   ⒉⒉药学工程部在突发事件中行使药事管理药学工程部在突发事件中行使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职责, 并设立药剂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职责, 并设立药剂科突发应急事件领导小组, 其成员包括:科突发应急事件领导小组, 其成员包括:部长科主任各药房负责人部长科主任各药房负责人部长、 科主任、 各药房负责人、 药库人员。部长、 科主任、 各药房负责人、 药库人员。药库人员。药库人员。

 ⒊⒊药剂科下设药剂科下设5 5个专业职能组, 其职能个专业职能组, 其职能为:为:  ⑴⑴人力资源组:

 由药学工程部部长任组长, 负责人力资源组:

 由药学工程部部长任组长, 负责在突发事件中的人员整合, 稳定职工情绪、 生活在突发事件中的人员整合, 稳定职工情绪、 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工作, 其他各组应定期向科主任汇保障等方面的工作, 其他各组应定期向科主任汇报人员情况(包括出勤、 感染情况)

 。报人员情况(包括出勤、 感染情况)

 。  ①人员整合包括各组工作人员的重新定岗、 人员①人员整合包括各组工作人员的重新定岗、 人员调配、 新组临时性岗位的人员安排、 排班, 一旦调配、 新组临时性岗位的人员安排、 排班, 一旦进入一级应急响应状态, 应宣布全科(组)

 停休,进入一级应急响应状态, 应宣布全科(组)

 停休,全体人员预留全体人员预留2424小时联系电话, 及每人的职责,小时联系电话, 及每人的职责,并制成表格。并制成表格。

   ②②稳定员工情绪, 进行员工的激励并应建立相应稳定员工情绪, 进行员工的激励并应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 并适当的应用心理学知识体会工作的约束机制, 并适当的应用心理学知识体会工作人员的切实困难。人员的切实困难。  ③做好必要的生活物品保障工作, 例如保证隔离③做好必要的生活物品保障工作, 例如保证隔离区内工作人员的食品区内工作人员的食品区内工作人员的食品、 生活用品的提供; 进行工区内工作人员的食品、 生活用品的提供; 进行工作安全保障, 如制定预防措施、 消毒、 实施隔离作安全保障, 如制定预防措施、 消毒、 实施隔离等。等。  ④保证与上级领导沟通渠道的通畅, 向上级申明④保证与上级领导沟通渠道的通畅, 向上级申明药剂科的工作情况、 特殊性, 协调各种临时性问药剂科的工作情况、 特殊性, 协调各种临时性问题。题。生活用品的提供生活用品的提供进行工进行工

 ⑵⑵药品保障供应组:

 指定库房管理科科长任组长,药品保障供应组:

 指定库房管理科科长任组长,其主要职责如下:其主要职责如下:  ①①从多渠道获取药品信息, 进行市场信息从多渠道获取药品信息, 进行市场信息的追踪; 并根据医院制订的治疗指南或专的追踪; 并根据医院制订的治疗指南或专家组意见做基本采购计划包括治疗指南或家组意见做基本采购计划包括治疗指南或专家组指定的药物目录中药品专家组指定的药物目录中药品专家组指定的药物目录中药品, 写明药品专家组指定的药物目录中药品, 写明药品的名称、 疗程、 用量、 金额、 预计接受治的名称、 疗程、 用量、 金额、 预计接受治疗的人数, 需要考虑药物治疗方案之间的疗的人数, 需要考虑药物治疗方案之间的相互替代性。

 在采购过程中保证紧缺药品相互替代性。

 在采购过程中保证紧缺药品供应。供应。写明药品写明药品

   ②②负责医院药品及消毒剂的采购、 保管、 发放工负责医院药品及消毒剂的采购、 保管、 发放工作。

 药库负责向病区运送药品, 但每次需将药品作。

 药库负责向病区运送药品, 但每次需将药品送至发烧门诊或隔离病区的半污染区, 与污染区送至发烧门诊或隔离病区的半污染区, 与污染区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接。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接。  ③中毒抢救、 水灾、 地震、 火灾等抢救药品, 可③中毒抢救、 水灾、 地震、 火灾等抢救药品, 可能不属医院常备药品, 但必须掌握这些药品由哪能不属医院常备药品, 但必须掌握这些药品由哪些制药企业生产及其供应渠道。些制药企业生产及其供应渠道。④供应库存药品和协调各药房抢救药品的调剂。  ④供应库存药品和协调各药房抢救药品的调剂。

 ⑶⑶药品调剂组:

 由药房管理科负责,药品调剂组:

 由药房管理科负责,其主要工作为:其主要工作为:  ①①进行医院日常药品的调剂工作, 执行其进行医院日常药品的调剂工作, 执行其他与调剂相关的临时性任务他与调剂相关的临时性任务  ②进行切实有效的防护②进行切实有效的防护( (考虑到有可能个别发热病人到门诊发热病人到门诊) ), 处方应用院内网络系统, 处方应用院内网络系统发热病人到门诊发热病人到门诊) ), 处方应用院内网络系统, 处方应用院内网络系统传递, 手工传递的处方应进行消毒并妥善传递, 手工传递的处方应进行消毒并妥善保管, 避免院内交保管, 避免院内交* * 感染。感染。  ③为临床提供用药信息, 保障药品供应,③为临床提供用药信息, 保障药品供应,储备药品的会诊计划, 防止积压, 做面向储备药品的会诊计划, 防止积压, 做面向患者的用药咨询和宣传工作。患者的用药咨询和宣传工作。考虑到有可能个别

   ⑷⑷临床药学组:

 由药学工程部临床药学室临床药学组:

 由药学工程部临床药学室负责, 负责突发事件中药物信息、 临床药负责, 负责突发事件中药物信息、 临床药学和药物安全性方面的工作。学和药物安全性方面的工作。  ①及时收集整理药物信息①及时收集整理药物信息  ①及时收集整理药物信息, 以适当的方式①及时收集整理药物信息, 以适当的方式向临床传递合理用药信息,向临床传递合理用药信息,②ADRADR监测、 报表的收集和上报, 反馈。监测、 报表的收集和上报, 反馈。以适当的方式以适当的方式  ②

   ⑸⑸药品质量控制组:

 由副主任兼任组长负药品质量控制组:

 由副主任兼任组长负责, 其工作包括:责, 其工作包括:①采购药品、 捐赠药品质量控制。②外购捐赠药品药检报告单的查验②外购捐赠药品药检报告单的查验  ②外购、 捐赠药品药检报告单的查验。②外购、 捐赠药品药检报告单的查验。  ①采购药品、 捐赠药品质量控制。  ③对捐赠药品查验每批次的质检报告和效③对捐赠药品查验每批次的质检报告和效期。期。

   三、 突发应急事件的药事管理工作注意事三、 突发应急事件的药事管理工作注意事项项  ⑴遇有上述突发应急事件启动应急响应以⑴遇有上述突发应急事件启动应急响应以后药剂人员必须按照方案各就各位开展工后药剂人员必须按照方案各就各位开展工后药剂人员必须按照方案各就各位开展工后药剂人员必须按照方案各就各位开展工作。

 除上述分工外, 各药师都要积极主动、作。

 除上述分工外, 各药师都要积极主动、灵活机动采取措施, 勇于参与抢救工作。灵活机动采取措施, 勇于参与抢救工作。

   (2)(2) 积压药品的处理。

 阶段性防治传染病工积压药品的处理。

 阶段性防治传染病工作结束后, 在保证药品的有效期内正常使作结束后, 在保证药品的有效期内正常使用外, 如存在积压药品, 应及时全面统计,用外, 如存在积压药品, 应及时全面统计,积压药品信息首先向供应商积压药品信息首先向供应商积压药品信息首先向供应商、 并通过及时积压药品信息首先向供应商、 并通过及时反馈, 以避免盲目进货。

 库内待处理积压反馈, 以避免盲目进货。

 库内待处理积压药品, 在盘点入帐后向其他使用单位联系药品, 在盘点入帐后向其他使用单位联系或与供应商协商, 帮助联系使用。

 过期失或与供应商协商, 帮助联系使用。

 过期失效后不得进行使用, 并应建帐统计, 按有效后不得进行使用, 并应建帐统计, 按有关规定报损销毁。关规定报损销毁。并通过及时并通过及时

 ⑶⑶突发事件药事管理应急预案也适用于其他突发事件药事管理应急预案也适用于其他突发应急事件发生的药事应急管理预案,突发应急事件发生的药事应急管理预案,要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 类别等不同要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 类别等不同灵活应对。灵活应对。灵活应对。灵活应对。

 谢谢!谢谢!

篇六:特殊管理药品应急预案

省药品(疫苗)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 总 则 1.1 编制目的 为指导和规范全省药品(疫苗)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编制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国家药监局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试行)》《国家药监局疫苗质量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试行)》《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甘肃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省行政区域内发生药品(疫苗)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1.4 工作原则 (1)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防范安全风险、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经济损失、控制社会影响。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省委、省政府统一领导下,各级政府履行主体责任,统筹应急资源,协调应急力量,动员社会参与,积极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完善协调机制,加强力量建设,配备必要装备,加强应急演练,提升突发事件快速反应、高效应对能力。

 (4)预防为主、依法处置。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利用科学手段和技术装备,充分发挥专业队伍作用,确保风险管控到位、应急投入到位、应急处置到位。

 1.5 突发事件概念及分级 1.5.1 突发事件概念 本预案所称的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损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群体不良事件、重大质量事件,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安全事件。

 本预案所称的疫苗安全突发事件是指疫苗接种后发生的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反应、群体不良事件,经卫生健康部门组织专家调查诊断确认或者怀疑与疫苗质量有关,或者日常监督检查和风险监测中发现的疫苗安全信息,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疫苗安全事件。

 1.5.2 事件分级 根据突发事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药品(疫苗)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分为特别重大事件(Ⅰ级)、重大事件(Ⅱ级)、较大事件(Ⅲ级)和一般事件(Ⅳ级)4 个等级。

 1.5.2.1 特别重大事件(Ⅰ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与药品、疫苗、医疗器械质量相关事件:

 (1)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和区域内,批号相对集中的同一药品、医疗器械引起临床表现相似且罕见的或非预期的不良反应(事件)50 人以上,或者引起特别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可能对人体造成永久性伤残、对器官功能造成永久性损伤或危及生命,下同)10 人以上的; (2)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和区域内,批号相对集中的同一疫苗引起临床表现相似且罕见或非预期的不良事件(排除偶合事件,下同)超过 20人,或者引起特别严重不良事件超过 5 人的; (3)同一批号药品、疫苗、医疗器械在短期内引起 5 人以上死亡的; (4)短期内 2 个以上省份(含本省)因同一药品、医疗器械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的; (5)其他危害特别严重的突发事件。

 1.5.2.2 重大事件(Ⅱ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与药品、疫苗、医疗器械质量相关事件:

 (1)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和区域内,批号相对集中的同一药品、医疗器械引起临床表现相似且罕见的或非预期的不良反应(事件)30 人以上50 人以下,或者引起特别严重不良反应(事件)5 人以上 10 人以下的; (2)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和区域内,批号相对集中的同一疫苗引起临床表现相似且罕见或非预期的不良事件超过 10 人不多于 20 人,或者引起特别严重不良事件超过 3 人不多于 5 人的;

 (3)同一批号药品、医疗器械短期内引起 3 人以上 5 人以下死亡,且在同一区域内同时出现其他类似病例的; (4)同一批号疫苗短期内引起 2 人以上 5 人以下死亡的; (5)短期内本省 2 个以上市(州)因同一药品、医疗器械发生较大突发事件的; (6)确认出现疫苗质量问题,涉及 2 个以上省份(含本省)的; (7)其他危害严重的突发事件。

 1.5.2.3 较大事件(Ⅲ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与药品、疫苗、医疗器械质量相关事件:

 (1)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和区域内,批号相对集中的同一药品、医疗器械引起临床表现相似且罕见的或非预期的不良反应(事件)20 人以上30 人以下,或者引起特别严重不良反应(事件)3 人以上 5 人以下的; (2)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和区域内,批号相对集中的同一疫苗引起临床表现相似且罕见或非预期的不良事件超过 5 人不多于 10 人,或者引起特别严重不良事件超过 2 人的; (3)同一批号药品、医疗器械引起 3 人以下死亡,且在同一区域内同时出现其他类似病例的; (4)同一批号疫苗引起 1 人死亡的; (5)短期内 1 个市(州)内 2 个以上县(市、区)因同一药品、医疗器械发生一般突发事件的; (6)确认出现疫苗质量问题,仅涉及本省的; (7)其他危害较大的突发事件。

 1.5.2.4 一般事件(Ⅳ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与药品、疫苗、医疗器械质量相关事件:

 (1)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和区域内,批号相对集中的同一药品、医疗器械引起临床表现相似且罕见的或非预期的不良反应(事件)的人数 10人以上 20 人以下,或者引起特别严重不良反应(事件)2 人的; (2)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和区域内,批号相对集中的同一疫苗引起临床表现相似且罕见或非预期的不良事件的人数超过 3 人不多于 5 人,或者引起特别严重不良事件超过 1 人的; (3)其他一般突发事件。

 2 组织指挥体系 2.1 省应急指挥部 设立省药品(疫苗)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省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全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省政府分管副省长任总指挥,省政府相关副秘书长和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省药监局主要负责同志任副总指挥,成员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教育厅、省工信厅、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省应急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省药监局、省通信管理局、甘肃银保监局等部门分管负责同志担任(成员单位职责见附件)。省应急指挥部根据工作需要,可增加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参加。

 省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省药监局,承担省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省药监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2.2 省应急指挥部工作组 根据工作需要,省应急指挥部下设若干工作组:

 (1)综合协调组:由省药监局牵头,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省应急厅、省民政厅、事发地政府等组成,负责做好应急处置综合协调和保障工作,收集、汇总、上报事件信息和应急处置进展情况等工作。

 (2)医疗救治组:由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市场监管局、事发地政府等组成,负责指导协调医疗机构,调配医疗专家,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救治等工作。

 (3)检验检测组:由省药监局牵头,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技术支撑机构等组成,负责对有关产品及时进行检验检测,为事件调查和应急处置等提供技术支持。

 (4)危害控制组:由省药监局牵头,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省公安厅、事发地政府等组成,主要负责监督指导事发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涉事产品、原辅料、包材及相关产品等采取封存、扣押措施,依法对涉事产品采取停产、召回、下架等控制措施,严格控制流通渠道,防止危害或影响蔓延扩大。

 (5)调查评估组:由省药监局牵头,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省公安厅、省应急厅、事发地政府等组成,负责调查事件原因,评估事件影响,作出调查结论,提出处理意见。

 (6)新闻宣传组:由省委宣传部牵头,省委网信办、省药监局、事发地政府等组成,负责做好信息发布、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等工作。

 (7)社会治安组:由省公安厅牵头,省市场监管局、省司法厅、事发地政府等组成,负责维护现场治安秩序,预防和处置群体事件,做好矛盾纠纷化解,维护社会稳定。

 (8)善后工作组:由事发地政府牵头,负责消除事件影响,恢复正常秩序,确保社会稳定。

 (9)后勤保障组:由事发地政府牵头,负责应急处置工作所需经费、物资、交通运输和通信等保障工作。

 (10)专家组:根据应急处置工作需要,聘请药学、医学、公共卫生、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家组成,负责对事件进行分析评估和研判,参与制定应急处置技术方案,形成科学有效的决策方案,必要时直接参与现场处置工作。

 2.3 市(州)、县(市、区)组织指挥机构 各市(州)、县(市、区)政府应成立相应的应急指挥机构,在本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药品(疫苗)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3 监测预警 3.1 监测 各市(州)、县(市、区)政府和省级有关部门依托本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预防接种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等构建本级突发事件监测体系,充分发挥本级监测机构作用,及时掌握突发事件风险隐患信息。

 省、市(州)、县(市、区)药品监管部门、卫生健康部门对监督抽验、执法检查、医疗行为中发现的药品、疫苗、医疗器械安全风险隐患,以及广播、电视、报刊、微信、微博、论坛等媒体上的药品、疫苗、医疗器械安全热点敏感信息进行跟踪、收集、分析和研判。

 3.2 预警 3.2.1 预警分级 突发事件预警按照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识,红色为最高级别。

 一级:已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有可能发生特别重大突发事件。

 二级:已发生较大突发事件,有可能发生重大突发事件。

 三级:已发生一般突发事件,有可能发生较大突发事件。

 四级:有可能发生一般突发事件。

 3.2.2 预警信息发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其授权的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权限和程序,发布相应级别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决定并宣布有关地区进入预警期,同时向上一级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并向当地驻军和可能波及地区政府通报。突发事件在两个以上行政区域即将发生、发生可能性增大或已经发生时,事发行政区域上一级政府同时发布预警信息。特殊情况,可视情况提升发布层级。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内容主要包括突发事件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3.2.3 预警措施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后,事发地县级以上应急指挥机构和有关部门、单位应迅速进入应急状态,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加强预警信息相互通报,做好应急响应准备,并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1)跟踪监测。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对事件信息进行收集、核查、汇总和分析研判,及时组织开展跟踪监测工作。

 (2)防范措施。迅速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蔓延扩大,加强对涉事产品可能存在的危害进行科普宣传,告知群众停止使用涉事产品。

 (3)应急准备。做好调集应急所需物资、装备和设备等应急保障准备工作,加强对事发地应急处置工作指导,必要时可派工作组现场指导。

 (4)宣传引导。准确发布事态进展情况,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及时澄清谣言。

 3.2.4 预警变更与解除 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处置情况和评估结果,发布预警的政府或有关部门应及时提升或降低预警级别。

 当突发事件风险已经消除,发布预警的政府或有关部门应立即宣布解除预警,终止预警期,解除已采取的有关措施。

 4 应急响应 4.1 信息报告 4.1.1 报告程序

 突发事件发生后,按照由下至上逐级报告的原则,由事发地政府逐级上报,紧急情况可越级报告。

 (1)事发单位应及时向所在地政府及其主管部门报告突发事件信息。

 (2)卫生健康部门、药品监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报告本级政府,并分别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3)事发地政府接到报告后 1 小时内报告上级政府,必要时通报相关部门、企业等。遇有重特大突发事件,事发地市(州)、县(市、区)政府要直接向国务院总值班室和省政府总值班室书面报告。

 4.1.2 报告内容 按照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终报。

 (1)初报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来源、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当前状况(建议明确死亡人数、重症人数、疑似人数,可能涉事产品、企业信息等)、先期处置情况、发展趋势研判和潜在危害程度、下一步工作建议、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报告单位、联络员和通讯方式等信息。

 (2)续报内容主要包括:事件进展、调查处置情况、舆情研判、原因分析、事件影响评估、后续应对措施等信息,并对前次报告的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正。续报可根据事件进展多次进行,直至事件调查处理结束。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每天至少上报一次信息。在处置过程中取得重大进展或可确定关键性信息的,应在 24 小时内上报进展情况。

 (3)终报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调查处置过程、事件性质、影响因素、责任认定、追溯或处置结果、整改措施、监管措施完善建议等,应在事件处置结束后 7 个工作日内报送。

 4.1.3 报告方式 事发地相关部门可通过电子信箱或传真等方式向上一级主管部门和本级政府报送初报和续报,紧急情况下,可先通过电话报告,再补报文字报告。终报经上报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签发后,以单位正式文件形式上报。涉及国家秘密的,应选择符合保密规定的方式报告。

 4.2 先期处置 事发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应当及时开展先期处置工作,按规定启动本级应急预案,采取必要紧急控制措施,及时组织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医疗救治,封存相关病历资料,调查涉事产品的供货、储存、验收、运输、使用等情况,果断采取查封扣押、应急检验、责令暂停生产经营使用、加强治安管理等措施,防止事件危害...

推荐访问:特殊管理药品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药品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