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巡视制度如何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思考【优秀范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巡视制度如何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思考【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对巡视制度如何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思考【优秀范文】

 

 对巡视制度如何破解“ 一把手” 监督难题的思考 反腐败一直是执政党和政府面对的一个艰巨而繁重的任务。邓小平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针对打击经济犯罪和干部腐败问题,他曾指出: “要足够估计到这样的形势。这股风来得很猛。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么,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为抑制滥用公共权力,保证正常的市场和社会秩序,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着眼于以制度抑制腐败,我国已经初步构建起一个集教育、监督和惩治三位于一体的惩防腐败体系。进入新世纪,为了推动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发展创新,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式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此为基础,各地方政府陆续推出了新的制度措施,如广东将逐步实行党政“一把手”财产申报制度、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述责制度等。

 毋庸讳言,对于干部的监督,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问题,在我们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生活中,历来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所谓“一把手”,是指领导班子中居于首位的负责人。在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一把手”处于关键地位,起着重要作用,负有全面责任。抓班子,带队伍,干事业,都必须发挥“一把手”的作用,其素质高低、形象优劣、作风好坏,直接影响到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影响到党风政风建设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与兴衰。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由于新旧体制的转换、人际关系的变化、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等因素的客观存在,使干部监督工作难度加大,尤其是对有些单位、部门和地区“一把手”的监督工作难度愈来愈大。《党内监督条例》明确指出: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因此,如何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已刻不容缓地成为党的 干部队伍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对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感叹,对县、市、省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和“一把手”依靠同级监督往往乏力,而来自上级部门的监督又往往不到位,这就暴露了现行监督体制中的薄弱环节。建立党内巡视制度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克服了对党的中、高级干部,特别是对“一把手”监督普遍薄弱、甚至处于虚化状态的弊端,填补了我国监督制度的一个空白。

 一、加强党政一把手监督的重要性 1. 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梦”的需要。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其战略目标表现为“中国梦”。因此, 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必须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尤其是作为主管一方要务的党政一把手, 更应该模范带头践行科学发展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履行职责, 接受监督, 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积极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 遵守党纪国法, 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新风正气, 以优良的党风促进政风带动民风, 为反腐倡廉的顺利进行提供组织保证,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扎实的组织保障。

 2. 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是从严治党的需要。党政一把手是党政领导班子中的主要负责人, 在党政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 具有相对完整、全面的领导功能, 手中握有很大的权力, 对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全面建设负有全面责任, 起着关键作用。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 是党内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措施, 是推进领导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重要保证, 是从严治党的客观要求, 同时也是干部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早已提出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 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进一步强调了要对班子负责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把手的监督。

 3. 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是反腐倡廉的需要。目前党内存在的一些贪污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 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但对一把手监督乏力, 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一把手在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可以说集一方兴衰、安危于一身。一把手一旦违法违纪, 所造成的损失和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比一般干部严重得多。对一把手的权力运用过程缺乏必要的监督, 势必会导致权力失衡、决策失误和行为失控, 给工作带来损失, 给事业造成危害。在上世纪 50 年代谈到这一问题时, 我党的第一代领袖毛泽东指出: 我们杀一两个腐败分子是为了挽救 20 个、200 个、2000 个、20000 个犯有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因此,不论任何人,,都要接受党的监督。从党的事业长远发展来看, 只有对干部实行有效的事前行为监督, 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干部, 使党的事业健康发展。

 二、当前一把手监督工作的成效与不足 经过党和政府多年的努力, 目前一把手监督工作逐步加强, 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同时问题也不少, 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

 首先, 大多数人对一把手监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 监督力度不断加大, 但也存在着少数人监督意识不强, 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的监督工作处于一般化状况的问题。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一些一把手问题的日渐暴露,绝大部分党委、政府和专门机关, 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高度, 十分重视一把手的监督工作, 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加大了工作力度, 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 认真查处了一些一把手违法违纪的问题和案件。这一工作的总体状态是好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少数人对监督一把手工作的认识还不到位, 有的认为一把手是百里挑一的好干部, 素质已经是很高了, 不需要监督; 有的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 监督一把手会削弱他们的权力、权威, 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有的认为一把手地位特殊, 无法对其进行监督, 也不敢对其进行监督, 即使监督, 也是走过场, 搞形式; 一些一把手也认为监督自己是丢面子, 是组织不信任自己的表现。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对监督一把手的工作还不到位, 有的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有的搞表面上的应付, 有的对犯错误的一把手尽可能地袒着、护着, 造成了对一把手长期监督不力, 无人监督的局面。

 其次, 监督重点日益明确, 一把手的主要工作都已纳入到监督视野, 但也存在着内容不具体, 重此轻彼, 甚至流于形式的问题。我国对一把手监督的内容和范围, 经历了从比较模糊到逐渐清晰, 从比较狭窄到日益扩大的过程。过去, 原则内容与范围主要集中在廉洁自律方面, 现已扩展到重决策、组织人事,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和工程项目的确立等, 基本囊括了一把手所有主要工作和情况。内容和范围的不断明确和拓宽, 扩大了监督视野, 减少了一把

 手工作的失误。但是, 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还存在着监督内容笼统原则, 重此轻彼, 或重点内容虽提出来了但尚未真正监督等问题, 使得对一把手的监督出现了看起来很全面而实际上留下了大量空白带和漏洞的状况。

 最后, 监督主体形成比较完善的网络, 一把手处于全方位的监督之中, 但也存在着监督主体职能交叉重复, 责任不清, 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的问题。经过 20 多年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监督权力的不断扩大, 我国对各级一把手的监督已形成比较完善的网络。对一把手来说, 既有党内监督, 又有党外监督; 既有专门机关如人大、纪检、司法、监察的监督, 又有干部群众、新闻舆论的监督; 既有上级、同级的监督, 又有下级的监督。使一把手处在全方位的监督之中, 较为有效地防止了一把手滥用职权。但是, 目前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 由于其自身的属性, 往往停留在原则监督上, 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由于其没有一定的权威, 往往两种监督只能是句空话, 等等。再加上目前这个网络还没有一个适当的组织来有效地协调各监督主体的工作, 容易出现互相脱节、相互扯皮推诿的现象。这就影响了监督整体合力的发挥, 减弱了监督力度。

 三、巡视工作如何破解“一把手”的监督难题 巡视制度,是指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通过建立专门巡视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对下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的制度。2003 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把巡视制度确定为党内监督的十项制度之一。

 建立巡视制度并开展巡视工作,是实施党内监督的一项创举。巡视工作采取定期和经常性的检查监督,能够及早发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对“一把手”监督不力的问题;能够突出监督的主动性和经常性,对权力运行进行全过程监督,防患于未然;还能够拓宽基层干部与群众参与监督的渠道和范围,实现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的有效结合。

 党委领导,服务大局,实事求是,依靠群众,依法依纪,是巡视工作的原则。把握巡视工作的原则,要让巡视工作切实取得实效,就应该在实际工作中,抓住以下重点 一是要坚持从严治党方针和实事求是原则。加强巡视工作是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重大举措,巡视工作的根本职责和主要任务是发现问题、加强监督、推动工作。要敢于发现问题,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党性原则,敢于较真碰硬,不当老好人,不怕得罪人,大胆揭露各种问题和矛盾,着力发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存在的问题。只有把坚持从严治党方针与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有机结合,把“实事求是”和“一分为二”的原则贯穿于巡视工作全过程,巡视工作才能避免流于形式,避免对人和事物判断失真失实。巡视工作人员既要秉公巡视、从严监督,又要不断提高了解情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确保巡视结果客观、真实、全面。

 二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走群众路线相结合。群众中蕴藏着积极支持巡视工作的巨大热情和无穷力量。在坚持党的领导前提下,不断改进巡视工作形式,端正向群众了解情况的态度,维护群众纪律,使巡视工作始终成为我们党紧紧依靠群众有序实施党内监督的阵地。要把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重点,深入了解被巡视地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否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推进民生工程、促进社

 会和谐稳定;是否重视群众呼声、体察民情民意,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侵犯群众利益的行为和隐藏着的腐败问题。

 三是把强化巡视监督和保护支持地方工作相结合。既着眼于加强巡视监督,又着眼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既要找准问题,又要促进工作。注意强调开展巡视工作要依靠被巡视地区、单位的党组织,不干预被巡视地区、单位的正常工作。被巡视地区和单位也要把思想与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自觉接受监督,主动搞好配合,确保巡视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以此为动力,促进各项工作上水平。

 四是要加强巡视组领导同志自身的素质建设。巡视组实行组长负责制,权力过于集中,又缺乏对组长的有效监督与制约,容易出现问题。“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古今中外无数事实充分证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企业要想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离不开一个优秀的一把手、带头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巡视组长的高度,决定了巡视质量的高低,也决定了巡视组的形象和威信。因此,为了切实提高巡视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建设,就必需高度重视巡视组长这个重要岗位的人选问题。

 总之,“一把手”监督问题历来是发展党内民主的一个重大问题。尽管目前“一把手”监督在监督客体、监督主体、监督过程、监督机制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巡视工作的全面开展,“一把手”监督的民主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加强和改进对“一把手”的监督,对于发展党内民主,有效遏制腐败现象,提高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保障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推荐访问:对巡视制度如何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思考 巡视 把手 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