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不足与建议6篇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不足与建议6篇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不足与建议 4资产管理浅谈基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陈德龙高台县财政局甘肃张掖摘要:近年来,随着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工作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不足与建议6篇,供大家参考。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不足与建议6篇

篇一: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不足与建议

产管理浅谈基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陈德龙高台县财政局 甘肃 张掖摘 要:近年来,随着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工作越来越规范,基层国有资产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本文笔者结合 8 年国资监管工作经验,梳理了当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关键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成效;存在问题;对策建议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成效1.建立监管体系,明确职责范围按照上级出台的国有资产有关管理办法,结合全县实际,及时研究修订了全县三个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这些办法的制定实施,为全县国有资产的科学管理、长效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对规范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行为,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责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加大管理力度,实现全程监管一是在国有资产的配置上,全县各行政事业单位制定本年度需求计划,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政府采购办审批,按计划申请采购。县国资监管机构会同政府采购办,积极推进资产购建的规范化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提出拟购置的资产,能通过调剂解决的,原则上不得重新配置;有配备标准的,严格按标准进行配备,有效避免了资产配备的盲目性,提高了资产使用效率。二是在资产使用管理中,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完善的资产调出、调入、处置制度。强化固定资产定期清查盘点制度,确保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表相符。三是在审批处置资产时,国资监管机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于大额资产的处置,本着 公开、公平、公正 的原则,以 核实国有资产、盘活存量资产、实现国有收益最大化 为目标,严格按照 处置审批 资产评估 公开拍卖 收入上缴 的管理模式实施,确保资产处置做到有理有据,手续完备。3.摸清资产家底,确保完整安全为加强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摸清行政事业单位 家底 ,明晰国有资产权属关系,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组织开展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通过资产清查,使全县各行政事业单位进一步摸清了 家底 ,夯实了管理基础,从资产的数量、价值、结构、使用等多层面准确反映了政府财务、资产情况,进一步完善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基础数据库,实现资产动态管理,促进资产合理配置,为预算编制和审核提供可靠依据,对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和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奠定基础,夯实了县政府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的数据基础。4.强化阳光处置,规范操作流程为努力实现国有资产处置行为的规范化、处置过程的公开化和处置收入的最大化,广泛接受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保证资产出让人、投资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细化了公开拍卖处置流程。一是由国资监管机构委托中介机构,分别对闲置的办公房屋及土地进行了整体评估,为拍卖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价值依据。二是由资产所有单位和国资监管机构共同委托县交易中心,通过公开招标,选择经验丰富、资质信誉度高、履约实力强、拍卖队伍素质过硬的拍卖机构,承担国有资产拍卖处置任务。三是组织拍卖活动。由中标的拍卖公司依法在报刊、媒体等发布拍卖公告,并向市场监管部门履行备案登记手续,通过推介会展示标的,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踏勘丈量,审查竞买人资格,严防发生竞买人私下串标等不法行为的发生。四是召开拍卖会。在拍卖会开始前,由国资监管机构、各监督单位和房屋资产所有单位共同确定资产拍卖保留价,并严格限定知晓范围,严格执行保密纪律,拍卖会开始时以密封函的形式将拍卖保留价函现场递交拍卖师,以确保拍卖活动顺利开展。五是交付标的。买受人按照相关约定足额缴清成交价款后,由国资监管机构牵头,拍卖公司和资产所有单位三方配合,按相关约定向买受人交付标的,并协助办理相关过户手续。5.完善监管平台,实现网络管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程,经过近几年的艰辛努力,已建成从财政(国资)部门到

 资产管理5主管部门,再到资产所有单位的网络数据体系。对单位上报的报表进行了全面核实、补充和调整,进一步完善了数据体系,做到了资产信息与单位财务报表相衔接,达到了内容完整、数据翔实、资产登记全面的要求,有效实现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从 入口 到 出口 的动态管理,全面掌握了资产增减变化情况,为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科学合理处置资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1.国资监管意识不强,缺乏制约机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的目的意义认识不足,对贯彻执行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落实还不到位,国资监管机构代表县政府监管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占有、使用、调拨和处置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内容繁重。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制约机制,导致部分单位对国资监管机构安排布置的工作不够重视、配合不够积极,报送相关资料的时效性不强。2.内控制度不健全,责任主体不明确部分单位使用的国有资产由本单位各科室代管,没有设置独立的资产管理岗,与国有资产管理的专业性、连续性要求有差距。单位内部人员调动时在用资产不清点、不交接,甚至一些资产被私人长期无偿占用,人员调动或离退休也不清退,资产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追责机制不健全。3.资产账目不健全,准确性不高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账目不健全,只设置固定资产总账,未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加大了资产监管和清查的难度。虽然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信息系统要求各单位对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行一物一卡录入监管,但在实际工作中,资产管理员走捷径,将几项资产录入一张卡片,甚至存在编造资产卡片的现象,导致资产年度报表的准确性不高,普遍存在单位年终决算数据和资产报表数据不一致的现象。部分单位对上级调拨及本单位购买的国有资产不入账,极个别单位国有资产存在长期闲置现象,资产利用率不高。4.资产处置不及时,资产存量大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不及时核销已达到使用年限且无法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的现象,部分单位账务上还存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电子设备等资产,单位资产 只进不出 ,致使固定资产账面数额越来越大,资产存量大,但能正常使用资产少,个别单位还存在盲目求全求新、重钱轻物、重购轻管 、配置不均等现象。5.往来款挂账多,核销难度大由于以前年度记账不规范等原因,导致各单位往来款挂账较多,申请核销的往来款大部分为以前年度会计记账错误导致,如:将上级拨入经费计入往来款、专项经费计入往来款、不催要已列支工程款发票等。近年来随着国有资产管理越来越规范,对行政事业单位申请核销的往来款条件越来越严,核销难度越来越大,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更加难以消化。6.资产处置不规范,处置收入少部分单位不按照资产管理的规定进行资产处置,普遍存在划拨资产不审批的现象,甚至存在擅自处置报废、捐赠资产的现象。同时,经国资监管部门审批报废的资产,残值收入少,甚至无处置收入现象较为普遍。三、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1.健全国资监管体制,推进资产精细管理自机构改革后,部分基层国资监管体制建设中,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管职能合并。建议进一步深化国资监管改革,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管职能分离,进一步靠实责任,理顺体制,为国资监管工作配备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干部队伍,充分发挥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监管职能和国有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能。2.增强资产管理意识,规范资产配备标准强化各资产使用人的权责意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资产管理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营造人人关心爱护国有资产的良好氛围,积极引导和规范各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对资产处置报废的申报工作。制定资产配置标准,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购置抓起,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不断提升国有资产使用效率。3.建立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资产责任主体指导各行政事业单位建立规范的资产管理制度,设置资产管理岗,建立实物资产领用登记制度,明确本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负责人,做到责任有主体、行为有规范、问责有对象,单位负责人工作调动时要对单位国有资产明细进行交接,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意识。4.盘活用活闲置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利用率一是结合全县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现状,对行政事业单位闲置的国有资产,能够利用的,采用无偿划拨的方式注入有挂钩的国有企业,进一步壮大国有经济实体,对长期闲置且利用价值不高的资产采用公开出售的方式进行处置,将出售收入投入基础项目建设中,进一步充实国有资本,盘活用活闲置资产。二是对经营性的资产采取打包整合方式,把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全部放到一个篮子里(转 29 页)

 绩效管理29指标体系不可一成不变,应随着学校的发展进行调整。5.借助信息化手段和第三方中介机构,弥补自身不足开发预算绩效管理系统或升级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将项目绩效申报、绩效监控和评价的流程嵌入预算管理过程,实现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有机融合。出于成本效益考虑,预算绩效管理系统可与部门预算系统结合,由教育部等主管部门牵头开发,或者升级各高校的预算管理系统,将绩效管理融入预算管理的过程。通过信息化的辅助手段,不仅能简化绩效监控和评价工作、动态监控经费的执行过程,还能节约人力资源。另外在学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绩效评价也可以委托具有专业团队和客观视角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在中介机构与各职能部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特点,建立起一套适用于自身的绩效指标体系,同时也可对各部门的年度绩效自评结果进行专业的评价。6.加强评价结果应用,发挥绩效激励和约束作用对于校内预算项目执行效果差、绩效评价低的项目,应约谈责任人,督促整改,将上一年的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校内预算安排的参考,适当压减下一年的预算额度;绩效评价结果与干部任用挂钩;同时,学校可以从校内预算中安排一部分绩效激励经费,对于执行效果好、绩效评价高的项目负责人和经办人予以奖励,充分发挥绩效的激励作用。五、结论及展望综上所述,高校校内预算绩效管理任重而道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财政部及主管部门高屋建瓴,学校各级领导和全体职能部门、院系的共同参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绩效意识、完善组织结构、加强人员配备、升级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积极克服预算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通过以点带面,逐步加强对校内预算资金的监管和考核,不断优化高校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提供支持。参考文献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 .2018-9-1.2. 乔春华 . 高校开展整体绩效评价的思考 . 会计之友, 2020 ( 20 )

 .3. 刘婵妮 . 高校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财会学习, 2020 ( 23 )

 .4. 夏丹,杜国良 . 内涵式发展下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 会计之友, 2019 ( 05 )

 .5. 房杰,杜蓉,李美玲 . 高校部门预算与校内预算衔接的探索 . 管理观察, 2019 ( 09 )

 .6. 潘至君 . 高校校内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会计师, 2020 ( 19 )

 .7. 王军,李敏 . 中央高校财政预算项目绩效管理改革探究 . 教育财会研究, 2018 ( 01 )

 .8. 金田 . 高校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9 ( 09 )

 .(责任编辑:王文龙)(接 5 页)形成规模,由政府统筹安排,推动优质资源向主业集中,向主导性产业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三是探索推动行政事业性资产共享共用机制,将部分单位闲置、利用率较低的国有资产纳入 公物仓进行管理,增加 公物仓 存量固定资产的调剂使用率,发挥 公物仓 共享调剂作用,把资产共享调剂作为节约财政支出的有效方式。5.加大往来款项清查力度,注重往来清理常态化一是组织各行政事业单位有关领导和责任人加强财经法规的学习,重视往来款项的规范管理,促使各单位将往来款项的管理纳入制度化建设中,制定方案明确责任,对往来款项定期核对,及时清理、催收与核销。二是对于已经发生特别是挂账时间较长的往来款项,查明形成原因,确保应清尽清、不疏忽不遗漏、不留死角。对收不回的和付不出的往来款项,属于记账错误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调账;符合核销条件的报国资监管机构予以核销,核销往来款一律实行 账销案存制,使单位的流动资产名副其实。6.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强化国有资产监管意识由于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建议不定期举办或参加针对性高、适应性强的短期培训班,学习有关国有资产的政策、法规及资产处置实务操作,以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进一步推动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更上新台阶。同时,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列入对各单位的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中,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检查力度,明确本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由单位一把手负总责,一把手工作调动时要对单位国有资产明细进行交接,不断增强各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意识。(责任编辑:刘海琳)

篇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不足与建议

报告: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国有资产来之不易,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其所有权由国家享有的各种经济资源。目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部门履行各项职能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是各级政府行使国家权利、管理国家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如何管好用好日益庞大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是当前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参与人大调研和行政事业性资产审计工作,分析整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对策建议,以资启发借鉴。

 一、当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审计发现,区内少数部门资产管理工作依然薄弱,主体职责落实不够好,意识不够强。管理较为粗放,权属不明、底数不清、闲置浪费、低效使用等现象依然存在。资产管理效能有待进一步发挥。

 (一)资产管理意识薄弱,难以确保资产保值增效。由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由财政拨款购建,资产的形成是免费的,而管理权、使用权却由各单位所有。因此部分单位对于如何管理好国有资产的责任意识、效益意识、约束意识就比较淡薄。意识的缺失必将带来思想的松懈、行动的迟钝。有的“重钱轻物”,“占有等同所有”思想根深蒂固;有的只重视购置,不重视管理和监督;有的购置随意,积压浪费;有的会计核算和实物管理相脱节;有的责任不落实、丢失无人问;还有

 的底数不清,资产漏记现象普遍存在。不仅仅是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漏记时有发生,基础设施、文物、政府储备物资、保障性住房等资产的价值统计更是步履艰难。

 (二)基础工作不扎实,难以做到相互匹配。主要表现在:一是配置数量超标。如某些单位未考虑机构设置、职能、编制内实有人数等客观条件,超数量标准配置台式计算机、便携计算机、碎纸机、照相机和办公桌等。二是配置单价超标。如部分单位超单价标准配置台式电脑、碎纸机等现象较为普遍。三是已停用设备家具长期积压不处置。主要表现在已超过规定可更新年限多年、且不能继续使用的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办公家具长期积压,不处置下账。四是已拆除的房产不处置下账。主要表现在部分单位的房屋、建筑物为配合旧城改造已拆除多年仍在账面反映,造成账实不符。五是国资系统基础数据更新不及时。如某些单位账面资产发生变化,未在国资管理系统中增加或核销相应的资产卡片,造成“账卡不符”。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国资管理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未实现共享。

 (三)部分资产权属不明,难以做到应登尽登。主要表现在:一是已使用在建工程长期不转固定资产。一类是采用代建制,单位财务报表不反映基建账套资产的情况,仍放在代建单位账上无人理会。由于长期不转固,国资年报少反映资产。第二类是单位财务报表已反映在建工程但未办理转固手续的情况。这类资产虽然已经编入国资报表,但反映的资产类别不准确,且在建工程账面金额小于竣工财务决算金额,造成国资报表少反映资产。二是权属为街道的社区用房管理不规范,

 国有权益体现不充分。主要表现在某街道为社区购置办公用房,权属登记为街道,未登记固定资产账。某社区的办公用房,权属登记为街道,却在社区账套核算管理,未在街道本级账面反映,未纳入国资部门监管。三是转隶资产管理缺位。主要表现在某些学校已停办或撤销,原单位部分固定资产已调入其他单位使用,但未办理固定资产划转和接收手续,国有资产管理缺位,存在流失风险。

 (四)系统信息无法共享,资产分配难以做到公平合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形成主要是财政预算分配的结果,预算管理模式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和管理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每个行政事业单位都应该确定一个与其履行工作职能、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相适应的人员和资产配置标准,为预算安排提供依据。2017 年省财政厅出台了《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家具配置标准》,按人数、面积等明确了行政事业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及家具配置标准,为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跨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每个单位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标准关注的是普遍性难以兼顾特殊性,仍存在部分盲区。另外,部门预算安排与单位存量资产关注度较低,资产增量与存量不对接。相关单位在部门预算编制中偏重于控制支出,对其现有资产存量关注较少;在部门预算执行中偏重于按照预算规定的项目和数额执行情况,更难以对资产存量实行全面的管理。如对去年疫情期间从方舱医院、隔离点撤回来的医疗设备、医用物资等资产,其分配基本是由会议商定,无暇去关注使用单位的存量,公平合理受到挑战。

 二、改进对策及建议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的诸多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思想认识不到位、基础工作不规范、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手段落后、监督机制不到位等方面。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和落实。

 (一)提升政治站位,为强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提供思想动力。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作为国家治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已越来越受到各级人大和政府的重视。2020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武汉市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工作的通知》,对全市国有资产报告工作进行明确和规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重资金轻实物”错误认识,进一步落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增强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国资部门应认真压实责任,组织相关部门推进存量公共基础设施登记入账工作,并常态化督促行政事业单位按规定将单位控制的政府储备物资、保障性住房等资产以及单位受托管理的资产及时、准确登记入账,确保国有资产信息全面完整。

 (二)落实管理责任,为夯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基础工作提供有效支撑。以坚决贯彻国务院 2021 年出台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为契机,认真做好资产的配置、使用和处置工作。加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管理,及时处理资产盘盈、盘亏、资金挂账和在建工程转固等事项。准确完整登记资产卡片信息,定期清查盘点,

 及时对账,确保资产信息的全面、准确和完整。严格执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执法必严,对发现的问题要严肃处理,对检查出来的典型问题报呈有关领导批准,公开曝光,通报批评。

 (三)理清资产权属,为全口径、全覆盖管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提供动态轨迹。实现在公共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清晰、配置科学合理、使用充分有效、资产安全完整的目标,对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建立财政部门、国资部门、资产使用部门三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建立全口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台账和数据库,督促各单位对权证不全等问题资产逐项分析原因,理清归属,分类施策,限时入账,尽快解决权证不全、权属不清问题,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家底清晰,配置合理,效益最大。

 (四)加强信息共享,为推进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预算管理、财务核算等系统提供无缝衔接。促进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尽快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和信息化轨道,是建立适应公共财政要求的资产管理体制的迫切需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中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资产管理系统、预算管理系统、财务核算管理系统数据不共享造成。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要以预算管理为中心,遵循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将资产配置管理职能嵌入到预算管理流程中,为预算编制提供准确、细化、动态的

 资产信息,防止资产重复配置和闲置浪费,切实提高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又要消除“信息孤岛”,促进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有机结合,通过合理设置预警系统等办法,做到账、卡、物一致,全面完整反映各类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和收益等基本情况。推动国有资产更好发挥效益、更好服务发展、造福人民。

篇三: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不足与建议

企业投资 管理 存在的问题 及

 对策建议思考

  国有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国有企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投资是国有企业日常经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国有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目前国有企业的投资管理尚未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及盲目性,部分投资造成较大损失。文章以国有企业目前在投资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作为切入点,探讨分析加强国有企业投资管理的相关对策建议。

 一、国有企业投资管理现状 近年来,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各省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逐步下放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权限,由“管资产”向

 “管资本”转变,国有企业获得更大的投资自主权。投资作为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进行价值创造并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也是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贯穿于企业创立及发展的全过程。但随着国有企业自主权限的扩大,投资中存在的相关弊端也逐步显现。因国有企业现有的权力集中、管理僵化、监督不到位等因素,部分企业存在忽视市场发展规律、不重视投资长远规划以及过分追求决策层任期内投资收益的现象,加之国有企业整体上尚未对投资管理形成科学、规范以及有效的管理体系,在投资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管理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且相关风险无法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国有企业在投资过程中造成国有资产的较大损失。因此,为了促进国有企业长远发展,形成投资的良性循环,必须加强对国有企业投资管理的研究工作,不断创新投资管理模式,丰富投资管理的手段及措施,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投资管理体系。

 二、国有企业投资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企业投资战略不明确,投资随意性较强

 企业投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应当建立完整的投资管理体系,明确投资战略规划,确保投资过程的科学化、

 规范化。然而,部分国有企业投资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投资战略规划,在投资管理中比较盲目,随意性较强。

 一是企业未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对企业的中远期目标、发展方向、主要投资领域、投资规模以及资金来源等未进行规划,导致企业发展毫无目的性;或者企业的投资规划未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缺乏科学有效的论证,不具备可行性。

 二是在投资过程中,奉行机会主义,有合适的项目就上,根本不顾及是否是企业主业,是否符合企业的战略规划及产业布局要求,战略引领作用不突出或者微乎其微;部分企业重金投资在与自身业务不相关的社会热点行业,因企业缺少相应的人才以及技术储备,投资大多以失败告终。

 三是投资活动主要基于企业的短期经济效益考虑,许多国有企业在投资管理方面急功近利,功利性太强,部分企业的领导班子尤其注重其任内可以见到实际效益的投资项目,投资崇尚短、平、快,没有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布局角度出发,导致企业将人才、资金集中于短期项目,对企业长远发展不利。

 (二)投资决策机制不完善,决策及论证流于形式

 目前国有企业对投资的决策上呈现两个极端化:一是企业领导班子害怕承担投资失败风险,不担责、不尽责,对投资的决策完全依赖于企业部门、行业专家的意见,沦落为决策中的“复读机”,失去了公司领导层应有的作用。二是企业领导班子权力过大,决策随意,以个人意志代替民主决策,往往是企业领导授意在前,专家论证在后,由专家论证会形成对投资的肯定或否定意见以完善投资决策程序,专家论证沦为执行企业领导意图的“花架子”“假把式”。比如对于领导班子执意要上马的項目,专家论证过程中会刻意突出该项目可行的支撑性意见,而选择忽视或者弱化项目存在的相关风险,失去了专家论证应有的科学以及中立原则。

 目前国有企业的投资决策机制往往以第二种情况居多,真正形成科学规范的投资管理体系的企业较少,尤其是企业决策层与行业专家、咨询机构之间能够形成有效支撑、平衡、制约机制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客观上影响了项目决策及论证的有效进行。

 (三)投资风险管控手段不健全,投资管理方式较为落后

 一是投资决策链条太长,投资管控有效性及时效性较差。目前国有企业对投资项目审批流程的形式化管控比较严格,尤其是大型投资项目,需要较长时间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论

 证,还需要经过企业决策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相关部门的层层审批,部分政府部门缺乏对投资项目本身的全面了解,往往只注重程序上的审批而忽视项目本身的论证,且企业上报的项目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上报的项目,一般情况下政府部门不会予以驳回,这样的审批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部分不良项目无法在流程审批中被筛选掉,政府部门的把关流于形式;另一种是部分优质项目无法在规定时间内获得批准,容易错过投资良机。

 二是目前国有企业的投资风险管理侧重于投资的事前管理,缺乏对投资事中、事后监督,投资活动一旦获得批准,其实施过程中基本上处于放松监管的状态。且在投资项目的事前论证过程中,项目的一些关键性指标(如利润率、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收期)可调整范围较大,有些企业为获得批准,刻意调整项目本身的相关指标以增强项目可行性,为项目后续运营埋下隐患。

 三是缺乏对投资失败的责任追究,虽然目前国务院国资委、各省市国资委相继下发了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但真正按照文件标准进行追责的并不多见,而且国有企业复杂的审批流程已经规避掉企业内部各级决策者的个人责任,于是会产生投资行为获得批准,投资活动得以推进,投资后果无人承担的局面。

 三、改进投资管理工作的相关建议 (一)明确投资战略规划,完善企业投资管理体系

 一是制定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根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要求,突出主业投资,严控非主业投资。国有企业的投资活动应与企业战略方向一致,与主业方向一致,应目标明确,计划合理,突出战略对投资的引导作用,同时摒弃重视短期经济效益的投机主义、机会主义观念,重视企业发展的长期利益。

 二是完善投资管理各项制度以及建立有效的投资管理运行体系,确保投资项目有效运行,同时实现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投资过程的规划化,将投资过程中涉及的规划、立项、审核、投资决策、投资实施、投资后评价、投资绩效考核、退出等诸个环节形成管理闭环,提高投资管理的精益化水平。

 三是强化投资风险管理。企业应强化投资风险意识,建立投资全过程风险管理体系,同时结合自身的管理能力、技术水平以及财务状况制定风险应对与防控预案,做好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监控、预警和处置。

 (二)加强投资项目论证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投资评价体系

 一是建立科學合理的投资评价体系,准确科学地评估投资项目。设立企业内部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确保评价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是建立专业的投资管理部门,有条件的企业可建立行业智库。投资作为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企业应打造一支熟悉法律法规、行业政策以及项目筛选的人才队伍,作为企业开展投资工作的重要支撑,应坚决避免投资决策“一言堂”或“踢皮球”现象,在投资决策流程中应着重突出行业专家的意见。

 三是借助行业智库、中介机构的力量全面开展投资项目论证工作,从技术、法律、财务等方面对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评估项目面临的各种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三)强化投资活动的事中事后管理,重视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

 一是企业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定期组织评估分析,对未按计划投资、投资项目出现异常情形的,及时分析原因,制定应对措施,必要时进行投资再决策。对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存在较大风险隐患,达不到预期收益的,研究启动中止、终止、退出或调整投资、引入合作者等机制,落实投资止损、纠错制度。

 二是企业应建立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制定投资项目后评价年度工作计划,对已完成的投资项目开展后评价,分析项目的实际经营情况,对项目运营后的实际经济效益与项目可研报告中的经济效益进行全面对比,及时总结投资经验教训,为完善投资决策机制和后续投资活动提供参考。

 三是企业应健全投资管理责任制,建立与流程匹配、可追溯的投资管理责任链,明确各环节责任主体及相应责任,完善投资管理工作考核评估和奖惩激励机制,对投资过程中的违规违纪行为,依法依规实施责任追究。

篇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不足与建议

09/11总第 404 期如企业对承担的浮动利率债务的现金流量变动风险进行的套期、对为规避预期很可能发生的商品交易的相关现金流量变动风险进行的套期等。对现金流量套期的会计处理原则是:

 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 应当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 并单列项目 反映。

 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无效套期的部分 (即扣除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后的其他利得或损失)

 , 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被套期项目,如被套期的承诺或预期交易发生,并导致资产或负债的确认,应把在权益中递延的套期工具末实现损益转入预期交易导致的资产或负债。

 若被套期的承诺或预期交易发生, 但并未导致资产或负债的确认, 在权益中递延的未实现损益应在确定承诺或预期交易影响会计损益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三)

 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是指对报告企业在国外实体净投资中所享份额的外汇风险的套期,其会计核算与现金流量套期相类似。

 其处理原则:

 对于套期工具, 有效套期部分的未实现损益,计入所有者权益。

 无效套期部分的未实现损益,若套期工具属衍生金融工具的,计入当期损益;不属衍生金融工具的,应根据外币折算会计有关规定, 按照性质的不同, 分别计入当期损益或计入所有者权益。

 被套期项目未实现损益的处理与现金流量套期的处理相同。三、套期业务的税务处理(一)

 公允价值套期的税务处理按照税法的相关规定, 对于公允价值套期, 套期工具为衍生工具的, 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暂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套期工具以实际成本为计税基础; 在实际处置时,利得或损失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套期工具为非衍生工具的, 套期工具账面价值因汇率变动形成的利得, 应当计入纳税所得额。

 套期工具账面价值因汇率变动形成的损失, 允许扣除。

 被套期项目 因被套期风险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暂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被套期项目 以实际成本为计税基础。

 在实际处置时,利得或损失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二)

 现金流量套期的税务处理现金流量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确认的会计利得或损失,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套期工具的计税基础为零。

 套期工具结算后造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三)

 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的税务处理。在税务处理上,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套期与现金流量套期的处理不同。

 按照税法的相关规定,套期工具及被套期项目 按照实际成本为计税基础, 因公允价值变动确认的会计利得或损失,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在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

 在企业收回或实际处置时,才允许扣除套期工具及被套期项目 的计税基础。新企业所得税法考虑到降低会计核算成本和税收监控成本, 尽量将税收政策与会计处理规定相协调, 但由于会计和税收作为经济体系中不同的分支, 有着不同的目 的和功能, 处理业务的思路、方法也不尽相同,导致对套期保值业务的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存在一定的差异。参考文献:【1】财政部会计司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2008》【2】马林 《新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与纳税申报实务》业出版社2008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北京:

 中国商(作者单位:邢台学院会计学系)!!!!!!!!!!!!!!!!!!!!!!!!!!!!!!!!!!!!!!!!!!!!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郑红摘要:关键词:本文拟就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管理责任不强、处置责任不明确、账实不符等,提出了重视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建立完备的国有资产清查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落实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完善监督机制等相关措施, 以期相关单位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国有资产管理解决措施近年来, 虽然国家不断加强对有关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 但从全国各有关单位资产清查情况和各地财政、 审计部门开展的财政、审计检查情况来看, 当前国有资产管理弱化的现象十分普遍, 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为此,本文拟试就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谈一点粗浅看法, 以期相关行政事业单位能重视和进一步加强对本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从各项制度、规定着手,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一、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一些单位只注重业务学习、考勤、卫生等方面的制度考核, 而忽视了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建设落实。

 如,一些单位的财产物资的采购、 验收、 使用 制度, 账、物、卡核算制度, 调出、调入、处置制度,相关责任赔偿及追究制度等尚不健全,或流于形式, 这必然导致有关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混乱, “家底”不清, 使用不明,存在流失浪费现象。

 甚至,有些单位购置或接受捐赠的资产不入账, 如照相机、摄像机、电视机、计算机等高档物品, 长期被个人占用; 还有的单位对责任人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不报告、不处理, 更谈不上赔偿或追究责任。(二)

 国有资产转让、处置缺乏规范,职责不明在出租、出借、转让或出售国有资产过程中,缺乏规范程序, 不经审批随意处理,缺乏监督约束机制,以致于不少国有资产流失。

 例如,一些单位的领导在处置资产时, 不履行任何手续, 口头说一说,就将单位的物品借回家, 或转借给了他人使用。

 更有甚者, 在借的幌子下, 长期占用单位的公房。

 有的单位将单位的门面房或有关设备低价租给个人使用, 有的单位在出售国有资产时, 不进行阳光操作, 不进行公开拍卖, 个人则从中捞取好处。

 有的单位有意让一些物品提前报废, 以废品价卖给个人。

 总之, 都不履行报批程序,且账务处理不及时, 甚至个别单位资产处置虽经批复, 但不能作账务处理。

 比如,有的单位因政府规划、单位改造办公条件、拆除、改建固定资产等未按规定及时作账务处理。

 行政单位内设财会园地125

 时代金融事业单位的,资产划分不明确。

 还有的主管部门对下属单位的资产不组织登记管理, 任其流失。

 有的单位购建资产未入账, 而购建资产带来的负债却在账面反映, 使报表中的资产总额不能真实反映单位的资产状况,造成资产不实。(三)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缺乏内 部控制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单位一般存有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缺乏必要的会计监督现象。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 会计监督形同虚设, 内部控制失灵。“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这是对财产物资核算和管理的基本要求。然而, 有些单位由于会计人员和财产物资管理人员的更换交接不明不清, 致使资产账实不符; 有些单位资产不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特别是对大宗同类耐用品,未按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而是随购进随列支; 有些单位对出租的固定资产不进行备查、登记,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不办理入账,捐赠、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不进行核算, 如某单位上级部门配置的手提式电脑,因单位未入账核算, 变成了个人私有财产, 致使单位的国有资产在无形中流失。

 更有严重的,利用国有资产办企业、开公司, 账外设账; 利用占用的土地违规违法投资开发建设; 许多单位存在资产原始资料不全, 房地产有房产证无土地证,或有土地证无房产证, 甚至两证全无, “自 留地”和 “小金库”的资产更不能明确。2.岗位职责不明确,账物一人管理现象较突出。

 按照 《会计法》的要求,财务会计部门和财产物资管理部门以及使用部门应做到分工协作、责任到人。

 然而, 长期以来, 一些单位从账到物都由同一人操作,缺乏监督制约机制, 严重违反了账物管理相分离的原则, 给 “监守自 盗”者以可乘之机, 为国有资产的流失打开了方便之门。

 加之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连最起码的物品领取和归还制度都没有, 缺乏对国有财产实物形态的有效管理和监督。

 一些贵重财产被私人长期无偿占用,有的人调走或退休也不清退, 国有财产成了一些人的福利家产。3.固定资产核算不够规范, 国有资产产权界定不明确。

 在一些部门或单位,购置或更新固定资产由各部门、 各单位自己管理, 自 行购置, 没有统一管理, 没有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配置标准或要求配置。

 大部分单位土地房屋未办理土地使用和房产证, 或者因人员更换丢失证件,致使土地入址、房屋权属很难划分, 土地交叉使用, 没有及时过户 ; 也有土地因长期闲置,未能充分利用。

 一些单位基本建设竣工后, 不报决算, 不结转固定资产,形成已使用未转固定资产。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加速, 单位内各部门购微机、打印机等现象也十分明显, 由于管理维护不善, 损坏、丢失现象比较普遍, 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浪费严重。(四)

 监管手段落后, 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脱节目 前, 国资管理部门用于行政事业资产的监管手段主要是产权登记、 资产处置审批、清产核资等, 基本局限于资产处置环节, 而无法管理单位的资产“入口”, 各单位的资产管理是否到位, 并不影响财政资金分配部门对他们的年度资产预算安排, 致使各单位对资产管理重视不够。

 具体讲你管理的好与坏,对下年度资金预算没有影响, 无形中使各单位只注重资金管理,注重资产的购进, 而从不在管理上下功夫。二、 解决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的针对性措施(一)健全管理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明确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健全组织机构是管理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保障, 资产管理职能不应分散到各相关部门, 应确立国资主管部门的资产管理和处置管理地位, 设立国有资产处置中心, 明确处置管理中心不以营利为目 的, 而是代表财政部门行使资产处置职能。

 凡需转让、无偿调拨、捐赠、报废、报损核销的资产, 统一由资产处置管理中心负责处置, 任何单位不得擅自处置,处置收入纳入预算管理。(二)抓好国有资产处置的管理, 建立完备的国有资产管理处置制度资产处置主要是指行政事业单对所占有的国有资产的报废、 有偿调出和变卖。

 加强资产处置管理,是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防止流失的一个重要环节。1.单位报废、有偿调出和变卖国有资产,必须严格履行报批手续。

 一般性资产的报废、有偿调出和变卖, 由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或财产管理部门根据单位行政领导的批准办理; 贵重设备、仪器的报废、有偿调出和变卖, 要经过技术部门鉴定经主管部门、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办理。2.单位有偿调出或变卖国有资产,应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和评估机构评估,按评估确认的结果作价处理。

 防止低价调出和变卖,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3.国有资产报废、有偿调出和变卖的收入,应纳入单位的专用基金, 用于重置资产。(三)

 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建立内 部控制制度各单位要切实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加强在职财会人员的培训。

 财会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 培训, 除财务会计理论、 与日 常工作相关的实务等基础知识的培训学习以外, 还要注意增加资产管理知识培训, 使财会人员在业务知识和管理能力上与时俱进, 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业务水平及实务工作核算能力。

 同时,财会人员要进一步增强责任心, 规范会计核算, 积极主动地将财务和日 常资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做到资产变动及时在账务上进行相应处理, 从而杜绝账外资产的存在和损失挂账的发生。同时, 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登记制度。

 具体内容如下:1.各单位无论通过何重途径,包括用各种资金购置、自 制、无偿调入或接受捐赠等取得的国有资产, 都应登记入账, 包括登记总账、 分类明细账和填写实物登记卡片, 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 不存在账外资产。

 对贵重、精密仪器仪表、办公设备都要建立技术档案。

 单位对国有资产要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清点, 每年必须全面清查一次, 对存在的问题要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及时处理。2.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的入库验收、保管、领发使用、检查、维护制度和办法, 加强管理。

 对贵重、精密的仪器仪表、办公设备, 要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 指定专人使用、维护,提高国有资产的完好和使用率。3. 建立健全国有资产损坏损失赔偿制度。

 各单位应对国有资产造成损失、损坏和浪费情况的, 要追究经济责任及行政责任,区别情况进行处理。

 属于工作失误造成损失浪费, 应由过失人予以部分或全部赔偿;属于玩忽职守、谋取私利等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应按规定追究责任人的经济责任、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4.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近几年,各级财政部门在政府支持下, 开展了政府采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政府采购机制还不十分全面, 采购商品的品牌比较单一, 相应的采购制度和政策法规不健全, 影响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能,限制了政府采购工作的全面开展。(四)

 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各级财政、 会计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责,当好管家。

 一要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力度,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清产核资工作,摸清家底。

 在此基础上, 建立台账, 完整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存量和增量动态, 以加强对资产使用效率的监督管理。

 二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内设机构如预算、控购办、采购财会园地126

 2009/11总第 404 期办的职能作用, 主动与资产管理机构加强联系, 相互协调,形成一套规范运作程序以加强源头管理。

 三要财政部门适时与行政事业单位签定国有资产保管、养护责任状, 并由他们负责将资产管理的各项指标逐一分解到科室,量化到人。

 对因非自 然因素, 造成财产提前报废损坏或丢失者, 视情节轻重, 分别对有关人员给予批评教育,限期修复或负责赔偿。

 只有这样, 才能促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逐步形成由财政部门统一管, 行政事业单位具体管, 基层科室人人管的管理网络。四要各级事业单位采取行政手段, 大胆引入奖惩机制, 强化国有...

篇五: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不足与建议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 XX 市委关于建立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XX 委发〔XX〕19号)精神,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9月22日,XX副主任带领财经委、预算工委的同志,对我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政府的综合情况汇报,与市国资委、财政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进行了座谈,深入了解了我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 一) 资产情况 企业(不含金融)国有资产:截至XX年底,全市企业国有资产总额 X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X%,负债总额 X 亿元,所有者

 权益 X 亿元。市本级企业国有资产总额 X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X%,负债总额 X 亿元,所有者权益 X 亿元。

 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截至 XX 年底,全市金融企业资产总额 X 亿元,较年初增加 X 亿元,增幅 X%;负债总额 X 亿元,较年初增加 X 亿元,增幅 X%;所有者权益总额 X 亿元,较年初增加 X 亿元,增幅 X%。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截至 XX 年底,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 X 亿元,负债总额 X 亿元,净资产 X 亿元。其中,行政单位资产 X 亿元,事业单位资产 X 亿元。

 市本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 X 亿元,负债总额 X 亿元,净资产 X 亿元。其中,行政单位资产 X 亿元,事业单位资产X 亿元。

 自然资源国有资产:全市土地总面积X公顷,耕地X公顷,建设用地 X 公顷,未利用地 X 公顷。全市耕地面积 X 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X 万亩。全市拥有各类矿产资源 X 种,煤炭保有储量 X 亿吨,硅灰石保有储量 X 万吨,水泥用灰岩、大理岩保有储量 X 亿吨,XX 年原煤产量 X 万吨。全市煤层气资源储量 X 亿立方米。全市林业用地面积 X 万亩,森林覆盖率X%,林木蓄积量 X 万立方米。全市有国有林场 X 个,国有林场林地 X 万亩。天然草原 X 万亩。现有国家森林公园 X 个,

 国家湿地公园 X 个。全市湿地总面积 X 万亩,其中河流湿地面积 X 万亩,人工湿地面积 X 万亩,沼泽湿地面积 X 万亩。

 ( 二)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一年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市委《意见》和市人大审议意见,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学习培训,资产清查、调查研究、制度建设、国企改革等工作,国资监管意识不断增强。

 一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度进一步完善。市政府及各监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政策精神,加强了制度建设的研究和实施,对标“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先后出台了《XX 市市属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暂行办法》、《XX市市属国有企业重大事项管理办法》、制定了《“12+6”核准备案事项及工作指南》(第二版)、起草了《市属国有企业资产出租管理暂行办法》等等,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不断健全,为全市国有资产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夯实。各部门在抓紧制度建设的同时,注重了基础管理工作的探索。进一步落实国有资产监管责任,明晰“三者”权责定位,积极推进行政事业性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修复,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等。

 三是加强了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国资监管云平台的建设。通过“国资云”进一步完善统计报表制度,实现程序化管理,国有资产管理更加高效、科学和规范。

 ( 三) 国有资产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情况 一是实施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市政府按照“四个一批”(即:“发展壮大一批、合资合作一批、出售转让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工作要求,推进国有企业横向联合、纵向整合,打造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二是积极探索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围绕全市经济发展重点战略和国计民生,推动国有资本与产业联动调整,促进国有资本向主导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优势企业集中,形成了通过调整资本投资方向实现或完成调整经济结构的整体思路,国有资本重点投资方向和领域不断优化。

 ( 四) 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制度和经营预算执行情况市属国有企业集团组建后,市国资委会同市财政局积极探索建立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制度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出台了《XX 市企业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收缴管理暂行办法》(XX 市财发〔XX〕134 号),明确了编报经营预算及国有资本收益收缴企业范围,对预算时限、收缴比例、申报核定及收益上缴流程做出了详细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对市属企业的财务监督,规范市属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XX 年国有资本

 经营预算收入 X 万元,其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X 万元;上级财政转移性收入 X 万元;上年结余资金 X 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X万元,其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X万元;调出资金 X 万元;补助下级支出 X 万元;结转下年支出 X 万元。

 二、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XX 年是我市贯彻落实《中共 XX 市委关于建立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的第二年,市政府在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市属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参股企业资产管理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 国有资产监管制度有待完善。部分单位资产管理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资金管理、轻资产管理,重资产数量、轻资产效益思想,管理缺乏连续性,责任落实不到位现象。

 ( 二) 企业国有资产使用效率有待提高。目前国有资产以静态监管为主,国企之间资源共享度低,尚未实现国有资产的有效统筹安排使用,国有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

 ( 三)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有待规范。部分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不准确、不全面,日常管理不够规范,制度

 执行不到位,一些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登记、变更、注销、处置盘点不及时,有些项目未及时进行决算等。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衔接不紧密,造成资产信息数据与部门决算数据不一致,国有资产管理基础仍需进一步夯实加固。

 ( 四) 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有待加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计量标准和价值评估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基层政府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保护重视不够。

 三、对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工作的几点意见 ( 一) 强化顶层设计, 进一步完善体系建设。要深入研究国资监管工作规律,在吃透上级政策,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强化顶层设计,制定符合 XX 实际的相关制度机制,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国有资产绩效管理体系,推进部门预算安排同资产统筹挂钩、决算审计同资产绩效挂钩,实现预决算管理、资产管理和绩效管理的有机融合。

 ( 二) 规范管理手段, 进一步实现资产效益最大化。要继续探索和完善“国资云”建设,充分利用好信息化手段,实现实时监管、信息共享,促进国有资本功能放大,提升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建立规范有效的资产统筹调配机制,积极盘活资产“存量”,努力实现使用效益最大化。

 ( 三) 强化内控约束, 进一步夯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工作。各行政事业单位要切实履行好资产管理的主体责任,强化内部控制和约束,提升资产使用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快推进固定资产投资“转固”、账外资产入账等工作,实现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全覆盖;做好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应用,规范会计核算,实现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的有机统一;加大对主管部门和单位的业务培训指导,加强单位执行资产管理各项规定的审计监督,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和监督的队伍。

 ( 四) 创新和探索, 进一步加强对自 然资源资产的管理。要科学界定自然资源资产的范围、资产界限等,积极探索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构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核算和管理体系。

篇六: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不足与建议

观察 202

 2018 年 1 月 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在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陈凤琪

 樊 勇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烟台航标处,山东 烟台 264000

  摘要:国有固定资产是指单位设备在一定价值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就是对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调拨、报废、出售等方面进行控制、监督和考核,使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更加准确,提高财政资金和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确保公共服务职能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固定资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53(2018)01-0202-02

 1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颁布以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逐步规范,管理效率明显提高,但在具体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1 资产购置存在漏洞

 是事业单位在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固定资产时仍存在一些漏洞。一些地方在谈判小组的选择、标书的撰写上不够规范,导致人为因素加大;一些单位采取“化整为零”的战术分解采购规模,刻意规避政府采购。政府采购相关人员与供应商有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但在具体执行时力度不够。私下交易、暗箱操作、“人情采购”等不规范甚至不合法的行为依然存在。盲目采购、攀比采购、重复购置等现象在个别地方比较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固定资产违规购置、采购成本增加,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1.2 资产使用问题较多

 由于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验收制度不规范,往往出现购非所需,且无法追溯责任。登记制度不健全,造成资产使用状况不明,管理困难。定期盘点不及时,无法及时发现账外资产、损毁资产、遗失资产等,造成账实不符。移交、监交制度执行不严,造成部分资产流失无法追究责任。定期维护检修制度执行困难,缩短了资产的使用寿命。固定资产索赔制度执行不力,资产损毁、盘亏后,难以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出租资产管理不规范,收入不入账或不公开,支出不规范或不合理。

 1.3 资产处置不够规范

 按规定国有资产处置应向主管部门或同级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告,并履行审批手续,但事实上仍有部分单位在处置时未办理报批手续,存在随意出售、转让,随意核销现象。个别事业单位擅自报废、违规处置固定资产。

 1.4 会计核算存在滞后

 (1)会计核算不及时 无法及时反映资产变化,应入未入。该销未销,导致账物脱节、存量不清,个别单位建造的楼房已使用多年,工程支出仍挂在“在建工程”和往来账户中。

 (2)会计核算不准确 购入固定资产或改扩建固定资产只按发票买价入账,实际支出的运杂、保险、安装等费用不计入固定资产,人为缩小了固定资产的价值;竣工决算之前发生的固定资产借款利息及有关费用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而记入当期事业支出,违反了借款利息资本化原则;接受捐赠、无偿调入、盘盈、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不进行任何账务处理和卡片登记,长期游离于账外,极易造成资产流失;已投入使用但尚未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只使用,不记账,有的甚至一拖数年,造成严重的账实不符;应计入“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的固定资产的有偿转让和变价收入,却记入其他收入甚至记入账外账;应据实入账的报废、损毁固定资产,不进行任何账务处理,造成这些固定资产有账无物;固定资产的对外投资,本应按评估价或合同价,借记“对外投资”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同时按账面价值,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而有的单位对资产不做任何账务处理,将投资收益记入其他收入或列入小金库。

 (3)不按规定提取修购基金 为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更新和维护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有关制度规定:应按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来提取修购基金。而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为了省事,根本不提取修购基金。购置固定资产,不论何种资金来源,都是借记“事业支出”科目,造成固定资产增加盲目无序,减少没有手续,资产猛增猛减,极不平衡。

 2 问题的成因分析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既有体制机制的原因,也有管理过程中的缺陷,是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2.1 管理机制仍不完善

 资产形成和配置过程中的管理和约束机制不健全,导致人为因素过多,没有形成透明、规范、高效的政府采购制度。资产使用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造成管理滞后、浪费严重。资产处置缺乏规范的处置程序和监管措施,致使随意处置、随意核销的情况屡禁不止,资产流失、资产浪费的问题较为普遍。现行的会计制度漏洞较多,亟待完善,如会计制度中规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这使得资产负债表反映不出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随之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背离的程度越来越大,形成资产总量的虚增。监管制度不完善,约束力度不足,尚未形成高效的管理体系和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既难以及时的发现问题,也难以有效地查处违规违纪。

 2.2 管理体制仍需理顺

 在管理机构上,有的地方归财政部门管理,有的地方归国资部门管理;有的单位内没有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更多的单位则采用兼职。在管理职责上,部门间条块分割、责权不清的问题比较突出,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

 2.3 管理过程亟待规范

 监管工作仍有待加强,监管内容应更加全面,监管程序应更加规范,监管过程应更加透明。社会化监督工作亟待开展,单一的垂直化部门监管存在较多弊病,社会化监督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和完善。全社会的认识有待提高。必须克服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倾向,必须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的认识程度,必须规范和强化各项内部管理制度。

 3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3.1 从思想认识入手,提高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自觉性

 提高领导重视力度,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单位主要领导为全面负责人、分管领导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明确有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并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作为组织部门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促使各单位“一把手”充分认识到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构建、保管、使用、维护和盘存等制度。把国有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本单位工作目标。

 3.2 从体制和机制入手,消除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深层次障碍

 建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由于现行预算会计核算着重反映的是体现预算执行情况和结果的资金流入和流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经济 2018 年 1 月

 203 出。而对于财政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和投资权益反映不充分,从而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环节。为此,事业单位应采用按原值和预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的方法,既能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净值,也有利于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

 3.3 从管理制度入手,建立系统、透明、规范的管理体系加强固定资产的盘点

 固定资产的盘点一般采用定期盘点的形式,一年一次,这远远不够。提倡单位领导人上任时必须进行固定资产的盘点,让主要领导人对单位的固定资产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同时在调离时,也必须进行固定资产的盘点,这样可以将单位领导在任职期限内的固定资产变动情况及时掌握,为领导干部考核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3.4 从监管和执法入手,将问题消灭于萌芽,大力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力度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经济监督部门要把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作为监督的重点,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事业单位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控制度,固定资产的采购和出入库应有不同的人来担任,不能出现一人兼任数职的情况。要组织专门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对盘盈、盘亏、报废、损毁固定资产要查明原因,视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理。要依据清查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改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内控制度。

 3.4 从人员培训入手,建立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努力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准。坚持会计人员持证上岗,杜绝无证上岗现象。建立健全相关考核制度,并定期进行考核,奖惩分明。1.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会计人员应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论遇到何种情况,不丧失原则。2.提高专业知识和技术业务素质。要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注重在职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帮助会计人员更新会计知识,熟悉会计处理程序和核算办法,精通会计法规和会计制度,准确判断会计事项,新会计制度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强调会计职业判断,恰当进行会计处理。加强计算机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培训,促进财会工作由单纯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

 3. 5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结构

 内部审计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首先要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保证其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以确保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是否有独立性和权威性是关系到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否能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除了审核会计账目外,还应包括稽核、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和内部各组织结构职责完成情况和效率,监督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并向管理层提出更完善的内部控制、纠正错误的建议。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正确处理单位与国家利益的关系,领导要积极带头遵守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自觉服从监督,同时帮助审计人员克服困难,排除监督和干扰压力,从而达到保护国有资产的完整,保证财务信息真实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倪建静,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 财经界(学术版)[J]. 2016(09) 34-35 [2]杨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中国集体经济[J]. 2016(19) 11-12

 (上接第 201 页)

 2.2 优化岗位设置与管理

 要想解决典型性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整改方面的问题就要设置优化岗位,想要鼓动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就要优化岗位设置,才能让每个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其自身的优点,而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取得更大的进步。第一步就是要岗位设置科学化,要清晰明确的将岗位进行分类,在岗位说明上进行相适应的完善,并让这种改变落实在实际生活中。虽然有的岗位中职能比较相近,但是在专业和职能上还是有一定的不同之处,要能够辨别的出来。最后要想早日创建一支超高水平的人员团队还需要在岗位设置上进行优化,使人才队伍结构完善,还有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人才队伍的建设要根据事业单位的发展实际进行,按照事业单位的发展规划确定所需人才的种类和数量,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岗位设置和人才的引进,使得每个岗位都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2.3 建立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

 员工通过自己付出的实际劳动而得到相应的报酬叫做薪酬,这样的报酬有两样形式,一是非经济报酬,二是经济报酬。在工作中,要了解事业单位中员工的需要,依据实际制定出合理的激励措施,合理的将非经济薪酬和经济薪酬激励制度进行结合,使事业单位中职工的薪酬更多的与其工作绩效挂钩,从而使薪酬激励制度作用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另外,还要结合单位里员工的具体实情,设计出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让员工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这样能够让员工心理上得到满足感,都能够主动的参加和完成工作。

 2.4 加强文化建设

 能够体现事业单位自身特色的精神财富是事业单位在长期的日常工作中管理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这种就是事业单位的文化,这种文化应该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明确的核心理念,是行为模式和发展战略的自然表达形式,所以不能在文化建设上太过于表面。这样就要求事业单位需要具备有朝气的价值观,要有能够实行的发展策略,使工作氛围和条件营造出更有利性,不让单位中的职工和单位有区分,这样大家才能因为有同样的目标而奋斗。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老旧的事业单位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所以在进行改革上我们不容忽视,一定要坚持下去。尤其是在现今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其本身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使工作效率和公益服务水平在事业单位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关善文.浅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瓶颈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10(9):12-13. [2]张坚.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管理[J].时代金融(下旬),2011,12(8):21-23. [3]李颖.浅析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6(23):19-21.

推荐访问: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不足与建议 国有资产管理 建议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