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区基层治理工作汇报【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社区基层治理工作汇报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汇报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今年以来,我县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系统谋划,协同联动,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精准化施策,分类式治理,坚持“五项引领”,构建“五大体系”,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互促共进。
一、坚持政治引领,构建三级联动的责任体系。将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作为三级书记一号工程。县委书记带头扛起主体责任,指导出台《**县关于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 15 个方案 26 项工作制度,制定工作任务清单 123 项,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时间节点化,以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实,形成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矩阵。乡镇书记考核倒逼责任,坚持日报告、周研判、月通报、季观摩,现场评比,当场打分,前三名以奖代补,后两名通报批评,年度末位淘汰。村支部书记星级评定传导责任。建立“考核定星、动态调整、以星定酬、持续激励”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基层治理能力整体提升。
二、坚持组织引领,构建共建共治的治理体系。网格化推进基层治理。全县划分 206 个农村网格、41 个社区网格、1673 个微网格、25 个专属网格,动员广大党员争当楼长、单元长,设置楼长 407 名,单元长 873 名,所有要素入网,所有事项进网,实现“多网合一、一
网统筹”。开展社区共驻共建。以“双报到”工作机制为载体,2700余名县直单位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开展服务。发挥驻地单位职能优势,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解“五事联办”,解决噪音扰民、私搭乱建等“老大难”问题 76 个,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120 余件。实施“红色物业”管理机制,成立**县物业行业党总支,组建 13 个物业管理服务企业,4 个社区、8 个无物业小区试点推行取得初步成效。
三、坚持制度引领,构建齐抓共管的服务体系。完善常态化包保机制。健全县领导包联镇、联系重点村、重点户,镇班子成员包片、普通干部包村,村干部和党员包户三级包联体系,实行“双向考核、上下挂钩”制度,形成四套班子带头带动带领、党员干部争先落细落实的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工作格局。理顺“一支队伍管执法”机制。出台《**县深化各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推进方案》,构建以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为基础的综合行政执法平台,组建 143 人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编制乡镇法定行政执法事项清单 34 项,解决占道经营、疫情防控、车辆乱停乱放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125 个。建立常态化大走访服务机制,围绕疫情防控、就业增收、信访维稳、环境卫生整治等重点工作,网格员每周三次走访,包镇领导每月两天调研,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四、坚持能力引领,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体系。制定《**县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精细化分级分类培训方案》,
构建县委党校、8 个镇党校、N 个农村实训基地“1+8+N”三级教育培训网络,建立实训基地 8 个,开展培训 40 期,覆盖乡村两级干部 2400余人次。全面推行“导师帮带制”和“领导干部上讲台”,分类建立120 人的导师师资库,对新进镇村班子成员一对一帮扶,110 余名领导干部带头授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得到有效化解。
五、坚持创新引领,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体系。创新村级六型分类治理。结合各村(社区)党组织建设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乡村环境面貌等因素,实施“村级治理六型分类”工作举措,确定党建铸魂型村 7 个、红色领航型村 15 个、社区共建型社区 12 个、村企互促型村 24 个、项目建设带动型村 67 个、集体经济促进型村 60 个。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确立发展村集体经济生产服务型、产业发展型、乡村建设带动型、资源开发经营型 4 种类型 15 种模式,确定17 个示范村、24 个重点村、113 个同步推进村。成立县级农村集体经济有限公司,谋划村集体经济项目 56 个,总投资 1.93 亿元。创新“清化收 136”工作机制。坚持一把尺子丈量、三级研判认定、六种路径处置,对不规范的村集体经济合同进行分类处理。已处理不规范合同 1440 份;收回债权 4842 万元,化解债务 2304 万元;新增地源2678 亩,新增地源收费 57.6 万元,为村级发展夯实了基础。
下一步,我县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专项行动有关精神,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扬优势、补短板、增特色、强支撑、提效能,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局面。
社区基层治理工作汇报
基层网格化治理工作汇报
近年来,我市针对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深入推行党建网格化治理,用党建网格承担所有网格职责,做到一网治理、一网统筹、一网兜尽民生实事。目前,全市所辖 198 个村、7 个社区全部实现网格化管理。
一、机制建网,做实基层治理“微单元”。坚持“地域相连、居住相邻、户数相近”为基础,探索构建“1241”(“1”即坚持人民至上为根本;“2”即以促进党内和谐、密切党群关系的原则;“4”即以村党支部为核心,以党小组为主体,以网格党支部为基础,构建“党支部—片长—区长—党员群众”四级网格体系;“1”即利用互联网资源,建一个信息化平台)管理机制,为基层网格化管理工作规范高效提供制度保障。同时,积极借鉴清河县网格化管理“4468”工作法,进一步明确网格员责任,要求网格内每名有劳动能力的党员联系 5-15 户农户,做到“四必到、四必访、四必报”(群众有不满意情绪必到、有突发事件必到、有矛盾纠纷必到、有红白喜事必到;困难家庭必访、危重病人家庭必访、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家庭必访、信访户必访;联系户有意见建议必报、发现不安全隐患及不稳定因素必报、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必报、出现重大事故必报),网格小组每月要对网格内所有党员群众至少走访 1 遍,重点户每月走访不少于 3 次,切实建立完善的民情民意登记制度。
二、党员在网,赋能网格明确“任务单”。通过落实“1241”网格化管理机制,结合开展“5+3+N”村级组织架构、“四社联动”社区服务模式等工作,充分发挥网格长作用,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一是当好“保洁员”,引领新风尚。运用网格化治理模式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行“支部牵头、党员包片、农户包段、评先选优”党群共建划片制度,有序开展清洁行动。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积极查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环境整治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实现环境整治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管理。二是当好“宣传员”,上好
民生课。各村网格员将宣传工作融入到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中,化身“宣传员”,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疫情防控、反电信诈骗、禁毒知识和社会保险等各类知识宣传,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当好“信息员”,健全数据库。网格员采取全员走访入户的形式,围绕常住人口、户籍信息、特殊人群以及实事办理等要素,进行网格化信息采集和服务,确保达成基础信息不漏项、社情民意不滞后、问题隐患全面掌握,做到“一户一档、一人一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外来人员摸排、全员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全面用网,优先打造示范“样板村”。自全面推行基层网格化管理工作以来,坚持在实践中完善、在完善中提升,率先打造了一批示范村(社区)。一是以西街村为代表的“互联网+大数据+网格化”乡村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将村庄划“片”,将“片”划“区”,每个区长由党员或村民代表担任,包联十余户村民,村书记作为网格长,建立微信群,实时掌握村内动态,形成了自治、德治、法治一体化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激发了乡村规范有序、蓬勃发展的新活力。二是以桥南社区为代表的“全域党建+网格+N”(即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中心工作)的党建引领社区基层治理模式。多层楼房以楼栋为单位、高层住宅以单元为单位,建立官方微信群,通过自愿报名、组织选派等方式确定楼长或单元长,形成了“社区干部管理群主、小区楼长管理居民”的良性循环模式,切实把每一名居民纳入网格化管理之中,有效推动疫情防控、信访维稳等各项工作举措落地落实。
社区基层治理工作汇报
某市党建引领社区基层治理工作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市坚持党建引领,统筹推进社区、社工人才、社会组织、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有效**基层治理合力不足、针对性不强、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推动构建基层治理高效能、服务群众高质量的“红色矩阵”。
一、坚持多方协同,让基层治理“强”起来。深化“小城镇大社区”党建服务模式,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围绕社区服务定位,引导辖区内各类党组织与所在社区组建成立联合党委,形成“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有效推动行政资源向一线下沉,服务力量在一线聚集,实现党建联抓、活动联办、难题联解工作格局。建立基层民主协商议事制度,不定期组织辖区“两代表一委员”、驻区单位代表、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居民代表、社区“两委”召开协商议事会议,协调解决地下管网改造、巷道硬化等群众身边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有效提升社区公共服务精准化、精细化、便捷化水平。今年以来,开展协商议事会议 37 场,解决供热不暖、道路安全等问题 14 件。
二、发挥人才优势,让基层治理“专”起来。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制定《**市专职社区工作者岗位职级和薪酬实施方案》,对持证社工按级别每月给予补贴,并常态化开展多形式、分层次的业务技能培训,教育引导社区工
作者提升学习积极性,持续“充电蓄能”。今年以来,组织开展社区工作者外出观摩学习 2 期,社区任职干部岗前培训1 期,参训干部达 200 余人次。引导专业社工人才参与社区协商、群众文化、环境改善、治安管理等工作,为基层治理注入动力活力。
三、用好社会组织,让基层治理“活”起来。创新社会组织活动方式,结合端午、六一等节日节点,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开办“粽情端午”“感恩母亲”“青·芽学堂”等活动 60 余场次,促进社区文化活动更富新意、更接地气,吸引更多群众参与。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定期入户调查并建立需求清单,针对性开展专业服务。今年以来,围绕养老服务、儿童关爱、妇女增能等领域,共走访空巢老人 49 户、困境儿童 16 户、低保家庭 8 户、失独老人 3 户、残疾人 25 人,开展个案咨询 8 次,增强各类弱势群体自我应对日常困境的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强化志愿服务,让基层治理“亮”起来。推广“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动员社会力量、热心居民,培育和发展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并由专业社工对其进行赋能培养,提升志愿者组织力、服务力。把开展志愿服务与创新社区治理结合起来,策划开展“我帮你”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引导居民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治理新风尚,用志愿“红心”点亮民心,促
进社区融合发展。今年以来,组织志愿者深入开展助老助残、助医助学、科普宣传、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环境保护等各类活动 15 场次。
五、链接社会资源,让基层治理“暖”起来。以社区党组织为依托,建立困难群众与社会慈善资源对接机制,动态收集困难群众需求信息,及时对接红十字会、基金会以及党员、商户、群众等各方慈善资源,为困难群体提供暖心关怀,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迎新送暖,关爱空巢老人”“暖心善举点亮六一”等公益慈善活动,共募集慈善资金 3838 元、物资 2400 元,为 21 位空巢老人购置新年用品;筹集 50 套学习用品和运动礼包,为 28 名困境儿童提供帮助,让困难群体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社区基层治理工作汇报
城市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汇报
近年来,X 区坚持把党的建设贯穿基层治理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扎实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与社会整合功能,走出一条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径。现将有关做法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三个聚焦”压实工作责任 1. 聚焦职责打造一贯到底“动力轴”。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责任体系,区委履行主体责任,对全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进行系统谋划、统筹协调、督查落实;街镇党(工)委履行直接责任,统筹抓好社区党建、驻区单位党建和“两新”组织党建等工作;社区履行具体责任,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部署的各项任务,加强辖区内入驻单位、新领域党组织党建资源整合,履行辖区内小微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兜底管理职责。通过构建一体化组织体系,助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高效运转。
2. . 聚焦标准制定达标规范“参照系”。以绣花功夫抓城市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印发《X 区城市基层党建标准化工作手册》,出台 X 项党内政治生活实施指南,对“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民
主评议党员、党费收缴等制度统一要求,探索开展党支部“达标创星”活动。开展党员积分制管理,建立党员责任清单,将党员履职尽责情况分为 X 大项、X 小项进行评分,实行动态管理和全程监督。
3. 聚焦落实用好督查考评“指挥棒”。推行区、街镇、社区“三级双向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在区委书记和街镇党(工)委书记述职评议的基础上,将范围延伸至社区党组织书记,各级党组织书记分别向上一级和下一级党组织和党员述职,接受评议和履职考核,并将考评结果作为评优评先和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建立“周督导、月通报”制度,每周从 X 个党(工)委抽查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党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方位“体检”,对党建工作履行不力地进行约谈通报,责令限期整改,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二)“三个创新”规范工作程序 1. 创新互联互动的共治共享格局。注重条块结合、双向用力,推动各领域党组织共驻共建、融合发展。深化“兼职委员”制度,将辖区内省、市、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选聘为街镇党(工)委兼职委员,从居民代表、社区民警及物业公司、业委会等组织的党员中选聘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目前全区已选聘兼职委员 X 人。在全市率先建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区级联席会议,并指导各街镇、社区在 X 家“党建促进会”、X 家“党建联盟”基础上,成立本级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形成区-街镇-社区三级联席会议制度,开展契约化共治共建,吸纳更
多党建主体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共同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2. 创新五级联动的服务管理模式。激活城市基层党建“神经末梢”,推动服务管理向城市基层每个角落延伸。在全区 X 个网格党组织的基础上,形成街镇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五级网络”。分类推进小区党支部建设,建成小区党支部X个,覆盖率达到X%,X余名省市直机关在职党员亮出“红色身份”。推动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交叉任职”组建“红色业委会”和功能型党小组,安排党员轮流上岗为居民提供服务。结合“里坊制”打造“坊巷党建”,在 X 社区成立 X 个坊巷党支部,推动周边商户、群众共同参与社区治理。
3. 创新优势互补的供需对接清单。充分发挥辖区行政资源丰富的优势,与驻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制定包含 X 余个服务项目的“供需清单”。各街镇为驻区单位在应急抢险、文明创建、市容环卫等方面提供支持与保障,驻区单位则向社会公众无偿开放部分党建资源和停车场、运动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免费提供部分卫生、医疗、少儿托管等服务措施。同时,共建单位与社区定期开展座谈,建立党建信息共享机制,推动党建工作水平共同提升。
(三)“四个抓手”,提升工作成效 1. 抓常态化活动开展,服务群众零距离。广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已注册党员志愿者 X 万余人,党支部志愿服务队 X 余支,
X 万多名省、市、区在职党员进社区认领困难群众“微心愿”X 个。组建专项志愿服务队、党员突击队等平台,引导广大党员积极投身项目攻坚、应急维稳、招商引资等工作一线。开展“入民户、访民情、交朋友、解难题”活动,落实好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结对帮扶等制度。深入开展社区“大治理、优服务”竞赛活动,深化“精品社区、示范社区”创建,打造更多“军门式”宜居家园。
2. 抓市场化力量引入,服务群众更专业。坚持把社会组织培育成为党整合社会的重要力量、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按照“党建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服务群众”思路,推进芍园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和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引进 X 等 X 家专业机构,承接社区养老、小学生午托等服务项目。在各街镇以公建民营方式建设五星级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引入专业化养老机构进行运营,实现政府、企业、市民“三赢”。开展“律师进社区”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累计接待法律咨询X人,参与化解矛盾纠纷X余起。
3. 抓动态化办法执行,服务群众更精细。瞄准群众“需求端”,以“供给侧”思维为群众提供“订单化”服务。完善民意征集办理机制,开展“参与式预算”微实事项目协商工作,从环保、交通、公共安全、教育文体等民生微实事项目预算开始,即动员社区居民、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协商,项目全程接受“两代表一委员”和居民群众的监督和建议,从“政府定实事政府做”转变为“百姓定实事参与做”,积极营造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众智的良好氛围。
4. 抓智慧化手段推广,服务群众更高效。依托“X 通”APP、“党员 e 家”等平台,为居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在军门社区开展全国首个“数字公民”试点建设,为每位公民确定一个数字身份,方便公民获取个性化、智慧化精准服务。创办“红色小广播”,由 X 名党员志愿者组成播音团队,每周以普通话和 X 话“双语”为党员群众传播党的“好声音”。联合中瑞集团,在国家 XA 级景区三坊七巷打造“坊剧党课”教学点,运用“XD”技术将党建与历史文化有机结合,排演全国首个坊巷文化影音秀,增强新时期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四)“三个优化”夯实工作保障 1. 优化工作机构。推进街道体制改革,构建更加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将原有十余个内设科室并入“党建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一个“前台”窗口和“基层党建办”“营商环境办”“公共管理办”“公共服务办”四个“后台”办公室,形成“一中心四办”格局,通过调整优化“双台服务”,切实强化基层党建、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机构和力量。实行社区工作准入制度,规定职能部门不能随意将工作任务摊派到社区,社区承接事项由原先 X 项压缩为 X 项,区级部门行政权力事项取消 X 项,梳理转变管理方式 X 项,区级非清单项目全部取消,切实为社区减负,有效激发社区党组织内在活力。
2.。
优化基层队伍。完善“双轨并行”的城市基层党建人才培养链,即“社区工作者—社区书记—事业编制社区书记—街镇(区直部门)
副职”职务培养链和“社区工作者—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高级社会工作师”职称培养链。目前全区已有 X 名社区书记进入事业(行政)编制,X 名事业编制社区书记通过公推公选走上街镇科级领导岗位。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职称考试,目前全区已有 X 名助理社会工作师、X 名社会工作师。在全省率先实施“一社区一大学生”计划,与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作开办社会工作专科班,招录X 名大学生到社区服务。同时,招聘并统筹使用好“一懂两会”(懂党建、会服务、会创新)城市基层党建专职工作者,确保每个街镇有不少于 X 名专门抓党建的干部,不断充实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力量。
3. 优化硬件基础。出台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若干意见》,完善基层党建工作专项经费使用和正常增长机制,X 个社区党组织党建项目均纳入财政列支。虽然 X 区辖区面积占 X 市区面积不到 X%,但各社区综合服务场所面积均达 X 平方米以上,平均面积约 X 平方米,实现“一老一少一普”全覆盖。在各个街镇设立特色鲜明的“党建综合体”,按照“一室多用”的思路,集街镇党校、党代表工作室、服务群众场所、群团活动场所、决策议事厅等各类功能于一体,方便了党员、群众办事生活。
二、下一步安排 一是深化社区网格化管理。优化社区网格设置,建强社区网格党组织,加强专职网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
二是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聚焦特色产业发展、疫情防控、防汛应急、“三零”创建等大事要事,精准培养骨干力量,选优配强社区工作者,强化社区工作者薪酬保障,拓宽社区工作者成长渠道,持续推动工作力量下沉,打造城市基层治理坚实力量。
三是建设高水平智慧党群服务系统。深入推进各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加强管理和应用,用信息化助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抓好“廉”的约束,健全基层廉情大数据监督平台,全面开展“回头看”,规范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
四是大力推进社区“一有七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整合设施资源,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文化文体活动。进一步完善社区运转投入保障机制,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基层投入保障机制,加强各类资金整合,提高基层干部基本报酬水平。
社区基层治理工作汇报
X 区基层治理工作汇报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市委立足全面加强和改进基层治理,提出积极构建党建引领、“三治”并进、服务进村(社区)的基层组织体系、治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去年以来,×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部署要求,立足区情实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初步探索出一条“把支部建在小区上、‘三治’融在楼院里、服务送到家门口”的×特色小区治理之路。
一、坚持统筹谋划,完善小区治理的制度体系 城乡社区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其治理的效果和水平事关基层的和谐稳定。×是传统的老工业区,全区共有×个街道,×个社区,×个城市小区,辖区内小区数量多、类型多,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多。×区紧紧抓住基层治理的主要矛盾,从×年底开始,根据“人口多、小区多、老人多”的区情实际,认真谋划、积极推进,制定×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施计划、出台党建引领、“三治”并进、服务进社区落实意见、全面加强小区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等,建立纵向到底“四级联动”工作机制、横向到边的多元共治机制,完善工作保障、激励制度,从抓基层打基础着眼,从强末梢治源头着手,把治理的基本单元由社区下沉到小区,延伸组织体系,把支部建在居民家门口,让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在居民的家门口,完善公共服务、优化人居环境,形成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以社会治理转型有力推动城市和产业转型。一年多来,初步探索出了具有×特色的小区治理新路子。
二、支部建在小区上,为城市源头治理“ 固本” 按照市部署、区领导、街道主导、社区协同、小区落地的工作思路,建好小区党支部,选好小区“主心骨”,让组织力进一步从社区下沉到小区,管好居民家门口的事,有力夯实党在城市基层的组织基础。
一是形成“ 动力主轴”。
。从区级层面自上而下着力推动。区委常委会多次集中研究,推动形成“两个机制”:纵向到
底“四级联动”工作机制。明确区、街道、社区、小区的职能定位、工作责任,建立权责明晰的四级联动责任体系;以联席会议为主要形式,构建上下贯通的四级联动组织体系;建章立制,构建上下衔接的四级联动制度体系。横向到边的多元共治机制。区直部门做好保障,街道社区利用区域化党建发挥治理的“轴心”作用,凝聚驻区单位、居民骨干、社会组织、服务商家等各方力量在小区治理中发声、发力,推动人、财、物向小区下沉。
二是建强主阵地。按照“有人有场地”“一小区一支部”的阵地建设工作思路,标准化、规范化建立小区党支部,同步配套服务阵地,构建起小区党支部领导下,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网格长、楼栋长等共同参与、积极协同、共建共治共享的居民小区治理体系。实施“一六三”幸福×工程,评比×个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小区党支部、×个居民满意幸福院落、×件为民服务暖心实事,激励各小区党支部竞先争优。一年以来,×区小区党支部数量由×余个增加到×个,覆盖率从×年底的×%增长至×年×月的×%,一大批小区党支部的工作成效逐渐让居民看到变化、感到满意、赢得认同,实现了小区党支部的“有形”和“有效”覆盖。
三是选好“ 主心骨” 。把选好群众的“主心骨”“贴心人”作为提升小区党支部组织力的强力抓手。街道层面建立“小区党支部书记数据库”和“小区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库”,着重从本小区居住的离退休干部、在职干部、优秀党员志愿者里推选有威望、有热情、有能力的居民党员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社区层面建立“社区书记工作室”,开展“书记课堂”,实现小区党支部书记培训常态化。目前已有×名党性强、群众威望高的居民党员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成为社区“两委”干部的后备力量,如×街道×社区×小区党支部书记×因表现突出在“两委”换届中被推荐为社区书记的意向人选。
三、“ 三治” 融在楼院里,为城市源头治理“ 聚力” 组织下沉有效地将党的领导贯穿小区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通过政治领导、思想引领、群众组织、社会号召,有力促进了自治、法治、德治在楼院的融合,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区治理新格局的形成。
一是开展楼院协商,让群众参与更。
方便。针对居民与物业之间矛盾尖锐,小区缺乏公共活动空间,停车难、收费难、小区环境脏乱差等物业难题,探索搭建小区自治平台,以“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为基础,建立“党群协商议事会”。对没有物业公司管理的小
区,由小区党支部牵头成立自管组,依托协商议事平台,引导居民开展自治。对有物业公司管理的小区,小区党支部联合×区物业行业党委定期召集物业公司、社区居委会、居民代表、小区业委会协商议事。通过共商共议共决,着力议好办好小区环境卫生、停车管理等关键小事和民生实事,做到治理过程让群众参与、治理成效让群众评判、治理成果让群众共享。议事会实施以来,先后解决了×等×个长期困扰居民和影响小区和谐的历史遗留问题。
二是突出“ 软硬并举” ,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旗帜鲜明地建立小区党组织领导下的依法治理制度,推动把自觉接受小区党组织领导、加强自身党建工作等内容按照法定程序写入居民自治章程、业主大会议事规则和物业公司章程。让“四官”走进小区楼院,引导居民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和问题。组织发动和引导小区居民、驻区单位,共同谋划小区管理,制定居民自治公约、小区管理办法,破除陈规陋习、弘扬公序良俗,培养居民的法治思维和规范意识。针对小区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在小区党支部的参与下,实施×个“三无小区”的集中整治和×个老旧小区智慧安防建设,门卫、水电管网、停车、绿化等问题统筹解决,居民普遍感觉安全感更足了。
三是传承红色基因,让邻里关系更和谐。充分利用小区党支部“接地气”的优势,因地制宜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全区各小区党支部共组建学习小组×多个,利用夜间、周末等不定期组织党员学习讨论,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小区院落、广场、长亭,走进千家万户、走到群众心里。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把×精神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通过开展×精神大讨论、拍摄×精神主题微视频、挖掘选树以×街道×小区党支部书记×、×街道×小区党支部书记×、×街道×社区×小区党支部书记×等为代表的一批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道德榜样”“道德先锋”,以善行启发善行,以贤德引领善行,培育小区党支部书记的对标意识,凝聚小区居民的家园意识,营造出见贤思齐、见德思齐的良好风尚。支部进小区以来,居民普遍反映,他们心路通了、心气顺了、心情舒畅了、事业兴旺了,对党和政府更加信任和拥护了。
四、服务送到家门口,为城市源头治理“ 凝心”
充分发挥小区党支部建在居民家门口的“一线”优势,带动服务和管理力量的更有效下沉,党员服务更走心,生活服务更暖心,群众与党组织更贴心。
一是把。
党的服务延伸到居民家门口。按照“一小区一阵地”的原则,灵活运用共享、购买、置换、租赁等方式在各小区建设邻里中心,统一标识,作为小区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服务居民群众的主阵地。各小区党支部围绕居民需求,依托小区邻里中心,发动驻区单位、周边商家、社会组织、辖区志愿者为居民提供从育幼到助老涵盖医疗、教育、文化、养老等各方面服务。党旗之下聚人气、暖民心。武汉路街道广文路小区邻里中心开办“邻里食堂”,身体不便的小区老人足不出户就解决了就餐问题。
二是把难题解决在居民家门口。深入开展走访连心活动,建立“县处级干部包社区、科级干部包小区、社区干部包楼栋”的三级联系群众工作机制,推动机关在职党员向小区党支部报到,聚焦群众最急最忧最盼,先后化解社会救助、物业管理、环境卫生、拆迁安置、养老服务、就业创业等问题×件。建立小区党支部与区直机关、驻区单位结对共建机制。各小区党支部充分运用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坚持需求征集、提供服务、考核评价“三个双向”,通过与区直机关、驻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认领小区惠民项目、参加小区志愿服务等,引导资源下沉、力量下沉、项目下沉、责任下沉,让辖区内各类组织和党员参与到小区治理中来,先后签订共建协议×份,认领惠民项目×个,对接服务×次。党群之间的心结解开了,小区群众之间的矛盾化解了,邻里关系更加和谐。
三是把活动开展在居民家门口。居民靠发动,发动靠活动。小区党支部充分利用“道德银行”志愿者积分激励机制,对居民互助、认捐、认养、认管小区设施场地、广场绿地等采取积分形式予以激励,引导小区各行业领域、各年龄段的志愿者参与到城市管理和社区治理中,促使居民相识相知相依、融入融和融洽,涵养培育“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氛围。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小区党支部书记带领业委会、物业、党员和居民志愿者×余人,在全区各个院落开展志愿宣传、垃圾清运、违建拆除、小广告清理等,显示出强大的战斗力和组织力。
伟大时代领航奋进,党的建设永远向前。在新的起点上,×区将自觉站位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砥砺奋进不忘初心,只
争朝夕不负使命,锲而不舍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升级,努力为开创富民兴×新局面、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 100 周年。
社区基层治理工作汇报
巴彦塔拉苏木嘎查村治理情况的汇报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嘎查村管理体制更加健全。积极构建以嘎查党组织为核心、嘎查村委会为基础、嘎查服务中心为平台、各小组广泛参与的新型嘎查管理服务体制,按照一嘎查一中心的要求设置嘎查党群服务中心,实现 11 个嘎查全覆盖。
(二)嘎查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面提升嘎查服务功能,建立专门服务区域,配备专门服务人员,规范服务标准,提高服务水平,嘎查服务群众水平明显提高。
(三)嘎查民主自治更加推进。扎实推进嘎查民主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建立健全村民代表大会、党员代表大会等议事方式,畅通了嘎查农牧民参与嘎查事务渠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各嘎查实际制定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参与嘎查事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提升嘎查民主自治水平,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
(四)嘎查社会秩序更加稳定。全面加强嘎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构筑嘎查治安防控体系,各嘎查重要路段均安装监控设备,全天候保障农牧民生产出现安全,扎实推进平安嘎查建设。建立健全村民利益协调机制、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促进嘎查和谐稳定 (五)嘎查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积极推进嘎查文化建设,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嘎查文化活动,各嘎查均为爱好广场舞农牧民提供活动场地,完善嘎查书屋功能,提升嘎查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来源有限,基础薄弱。尚未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又不能向村民摊派办公费用,导致嘎查居委会工作经费存在较大缺口,仅仅依靠当地政府下拨办公经费。各种活动创建经费、评比奖金勉强维持运转。
(二)农牧民参与程度不高。嘎查委员会治理现状导致居民更倾向于认为嘎查委员会是级政府,此外嘎查委员会忙于处理行政性工作任务,使得居民对其缺乏认同感,参与嘎查自治的意愿并不强烈,同时缺乏村民参与自治的平台和程序规范,难以参与嘎查运作的相关事务。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采取“一帮一”模式,深入结对嘎查与苏木党组织班子成员谈心交心,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共享信息资源,共同搞好嘎查党建区域化建设。
二是按照一嘎查一服务中心的要求,进行设置统一名称标识、职责和办事流程。做好网格员业务服务能力培训,根据工作需要,整合利用各部门设在嘎查的工作点,承接公共服务和公益服务等事项,健全专业的服务机构,优化公共资源在嘎查的配置。
三是充分利用现有远程教育资源,按照一处固定场所、一套信息设备、一名信息员、的基本要求,注重信息资源共享、交流、互动,建立覆盖各嘎查,集行政管理、社会事务、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平台。
社区基层治理工作汇报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下面,我就我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汇报如下:
阎良区位于西安市东北部,是著名的中国航空城,辖 7 个街道、105 个村(社区),现有基层党组织 491 个,党员 1.79 万人。近年来,阎良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实施“五心”行动,推行“5+5”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健全“五单”闭环服务机制,打造了“幸福红旗合伙人”等服务品牌,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阎良区公众满意度测评连年位居全市前列。
结合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提出新要求、新举措,我们按照“抓重点整体提升、攻难点补齐短板、创亮点打造示范”工作思路,分步分类推进,持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抓重点整体提升:就是发挥 7 个省级党建标准化示范村和 7 个“五化标杆”社区示范引领作用,连片拓展基层建设和治理示范模块,巩固扩大基层治理成果。攻难点补齐短板:就是主攻城中村和“三无”小区,建强组织链条,完善网格管理,强化力量供给,年底前“三无”小区全部清零,基层治理短板全面补齐。创亮点打造示范:就是推广北冯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润天花苑社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经验,在党组织战斗力强、群众基础好的村(社区),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打造基层治理示范样板。
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将探索“‘一核’引领、‘三维’支撑、‘三制’赋能、‘多元’聚力”的 133N 基层治理实践路径。
(一)“一核”引领,筑牢基层治理“桥头堡”。强化核心引领。建立区、街道、村(社区)党组织成员包抓机制,贯通责任传导“最优路径”,构建顺畅高效的指挥调度模式。夯实战斗堡垒。扎实开展村“两委”换届回头看,建强小区党组织、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链条,深化星级党组织结对共建,筑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红色阵地”,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全覆盖、无盲区。建强先锋示范。开展“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深化积分制管理,持续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
(二)“三维”支撑,构建民呼我行“民心网”。织密网格。按照小区楼栋、院落布局,精细切分基层治理网格“最小单元”,建好“全、大、中、小、微”五级网格,提高治理覆盖率和精准度,以“小网格”兜起群众“幸福圈”。信息融合。实行党建网格与综治网格“两网合一”,设置小区(村组)网格工作站点,实现行业系统与综治平台信息共享,加快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高效运转。建立健全网格内“动态管理、即时响应、责权清单、督导检查、民情搜集、首问负责”六项制度,全面掌握社情,精准处置问题,及时办理诉求,确保人人网中管、事事网中办。
(三)“三制”赋能,夯实组织保障“压舱石”。推行“党建订单”工作机制。每年向各级党组织书记下发 1 份问题整改订单、1 份亮点实绩订单,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补短板、创亮点“两手抓、两过硬”。推行一线培养选拔机制。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一线蹲苗历练,职级晋升向基层倾斜,让基层一线成为干部成长成才的“主阵地”和“竞技场”。推行实绩管理考
核机制。完善村(社区)实绩化管理体系,实行考核等次与群众满意度挂钩、工作经费与成效挂钩、干部待遇与实绩挂钩,充分激发基层干事活力。
(四)“多元”聚力,壮大基层治理“生力军”。鼓励自治共治。支持农村“五老群众会”、小区业委会等自治组织建设,发挥“银发先锋”“五色花”等志愿服务队伍作用,不断提升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强化互联共建。做实区域党建联盟,加强部门常态包联和企业定向互联,建立资源、需求、服务“三张清单”,通过签约共建、双向认领,共同开展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活动。干部应急下沉。优化应急状态下“千名下沉干部”调配,做到闻令而动、精准下沉,全面接受村(社区)党组织领导。党员常态报到。加强党员(志愿者)社区报到联系管理,深化“双报到双评议”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引导在职党员(志愿者)常态化参与基层治理工作,壮大村(社区)治理力量。
下一步,我们将抢抓机遇、只争朝夕、担当作为,以昂扬姿态奋力谱写阎良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社区基层治理工作汇报
党建引领社区基层治理工作汇报 近几年以来,我市坚持党建引领,统筹推进社区、社工人才、社会组织、社区志愿效劳队伍、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有效**基层整治管理合力缺乏、针对性不强、效劳水平不高等问题,推进构建基层整治管理高效能、效劳群众高质量的〞红色矩阵〞。
一、坚持多方协同,让基层整治管理〞强〞起来。深化〞小城镇大社区〞党建效劳模式,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围绕社区效劳定位,引导疏通辖区内各类党组织和所在社区组建成立联合党委,形成〞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有效推进行政资源向一线下沉,效劳力量在一线聚集,实现党建联抓、活动联办、难题联解工作格局。建立基层民主协商议事制度,不定期组织辖区〞两代表一委员〞、驻区单位代表、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居民代表、社区〞两委〞召开协商议事会议,协调解决地下管网改造、巷道硬化等群众身边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有效提升社区公共效劳精准化、精细化、便捷化水平。今年以来,开展协商议事会议 37 场,解决供热不暖、道路安全等问题 14 件。
二、发挥人才优势,让基层整治管理〞专〞起来。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制定《**市专职社区工作者岗位职级和薪酬落地实施方案》,对持证社工按级别每月给予补贴,并常态化开展多形式、分层次的业务技能培训,教育引导疏通社区工
作者提升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一直不间断〞充电蓄能〞。今年以来,组织开展社区工作者外出观摩学习 2 期,社区任职干部岗前培训 1 期,参训干部达 200 余人次。引导疏通专业社工人才参和社区协商、群众文化、环境改善、治安管理等工作,为基层整治管理注入动力活力。
三、用好社会组织,让基层整治管理〞活〞起来。创新社会组织活动方式,结合端午、六一等节日节点,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开办〞粽情端午〞〞感恩母亲〞〞青·芽学堂〞等活动 60 余场次,促进社区文化活动更富新意、更接地气,吸引更多群众参和。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定期入户调查并建立需求清单,针对性开展专业效劳。今年以来,围绕养老效劳、儿童关爱、妇女增能等领域,共走访空巢老人 49 户、困境儿童 16 户、低保家庭 8 户、失独老人 3 户、残疾人 25 人,开展个案咨询 8 次,增强各类弱势群体自我应对日常困境的能力,不间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强化志愿效劳,让基层整治管理〞亮〞起来。推广〞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动员社会力量、热心居民,培育和发展各类志愿效劳组织,并由专业社工对其进行赋能培养,提升志愿者组织力、效劳力。把开展志愿效劳和创新社区整治管理结合起来,筹划开展〞我帮你〞社区志愿效劳工程,引导疏通居民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整治管理新风气,用志愿〞红心〞点亮民心,促进
社区融合发展。今年以来,组织志愿者深入开展助老助残、助医助学、科普宣传、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环境保护等各类活动 15场次。
五、链接社会资源,让基层整治管理〞暖〞起来。以社区党组织为依托,建立困难群众和社会慈善资源对接机制,动态收集困难群众需求信息,及时对接红十字会、基金会以及党员、商户、群众等各方慈善资源,为困难群体提供暖心关心,帮助解决实际遇到的困难。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迎新送暖,关爱空巢老人〞〞暖心善举点亮六一〞等公益慈善活动,共募集慈善资金 3838 元、物资 2400 元,为 21 位空巢老人购置新年用品;筹集 50 套学习用品和运动礼包,为 28 名困境儿童提供帮助,让困难群体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