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野下的“一带一路”体会,供大家参考。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野下的“一带一路”体会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对未来的思考
在学校中,有幸学习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初析》一书,书中内容详实、内涵丰富,通过参考了各种资料,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行了简单的理解:由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规模快速发展,加上全球化进程深刻的传播、扩散。冲刷作用,使得世界和我国都正在形成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大国在因应这些世界大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过程中,顺势而进者走强,逆势而动者走弱,并依据实力地位消长和驾驭国际规制的水平而重新排列组合。正是基于对世界大势以及对我国的敏锐洞察和深刻分析,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个重大判断: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从***总书记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要论断的重要意义、大变局下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大变局下世界发展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变局的影响、大变局下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让我进一步理解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丰富内容。
无论是以以历史的深度,或是哲学的角度还是世界的维度:在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都应该从大
局上从容应对,继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如此,刘超同志也站在全球的维度,从全球资源有限如何划分的角度来理解美国把中国当成最大的对手的原因,这一思路令人耳目一新。我们也应立足在世界乃至宇宙的宏大格局中去思考问题,才能看得更远,把握好未来。
从自身来看,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我们在学校根据各自的专业进行专业性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未来,也是为了国家的未来,奠定国家基础实力,有些人毕业以后会加入公司和企业,也有的人会转而投向教育事业,将自身所得到的知识直接或间接的回馈给社会。而我在学习和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候,对教育也产生了深思,我思考了自己所了解的高等院校的高等教育以及从各种渠道了解到的目前中国教育的现状,并根据这些进行了现状与差距的剖析,我认为,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学术都要针对性的进行,这些都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在此之前我还学习过蔡元培、钱学森等学者对于大学生在专业选择问题的思考,我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回归本源的思考,不应该抱着学门手艺的心态把大学当做职业介绍所,要从“大学宗旨和大学真谛”上理清自己上大学的“初心”所在,要坚定自己的理想追求,深思熟虑、无怨无悔。
不仅如此,毕业选择进入职场的大学生应该如何脱颖而出,也是目前我们所要面临和思考的问题。在当前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人口红利与人才短缺的现状、正确迎接产业革命的挑战与机遇,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完善自身素质,并且我们应该从就业竞争力、行业领导力、社会推动力三种核心能力上培育打造自我,制定事业发展规划,展望未来。
我认为在未来我们不仅从自身,从国家都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积极锻炼,强身健体。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强身健体是根本,我们首先要保证自身的健康,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健康茁长,针对国内,我们不仅仅要集中主要资源和精力,强身健体,专注于国内的发展和改革,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点解决好国内矛盾和问题,不断壮大综合国力,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不断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制度优越性的社会主义。只有发展好自身,才能在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时,根基稳固,力量十足。针对自身,我们要坚持上学的初心,追溯本源,认真做好自己的每一件小事,在学校内认真学习,多听多看多思考,找到提升自己专业知识能力的最有效方法,步入职场,要认真结合市场分析,做好自我定位,嘉加强自身技能,虚心请教。
(二)有耐心,多多沟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不仅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沟通,我们需要了解世界,同样,世界也需要了解我们,我们需要找到最佳沟通的办法,有耐心多沟通,语言是国家与国家之间联系的根本,一是用外国人的语言去逆向创造对外宣传语言。因为语言和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我们在国内的宣传语言翻译成国外的语言往往引起误解,因此用外国人的理解方式把我们想要表达的语言去倒着翻译成中文,也许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对外宣传语言的原汁原味。二是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全面宣传中国。让全世界不仅从本国主流媒体片面地了解中国,更从互联网、中国在国外的宣传媒介等多种信息化手段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中国态度、中国政策等,撩开中国的神秘面纱大方地展示给全世界。三是加强文化交流和交融。放眼未来,全球多元文化百花齐放、千帆竞发、交汇融合是大势所趋,世界文化大家庭正以多样共存超越文化优越,以和谐共生代替文化碰撞,以交融共享跨越文化隔阂,以繁荣共进消除文化固化,文化方面我们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还要讲述好,才能架起中国与世界之间畅通的沟通桥梁;针对自身来说,我们要加强和家庭、同学、同事之间的沟通,只有沟通到位,我们才能了解到彼此的需求,才能更好地避免弯路,解决问题。
(三)朋友邻里共进退。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并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在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努力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一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比如在中美关系方面,要坚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原则,在互惠互利基础上拓展合作,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管控分歧,共同发展以协商、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推动构建“亲、诚、惠、容”的周边命运共同体。
总的来说,我认为在未来,对问题的分析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对于自身,不仅要加强锻炼,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还要加强自身工作能力,专业素养以及综合能力,最后,无论对于什么事情,都要积极沟通,语言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野下的“一带一路”体会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变 在何处? 20 世纪的世界风云激荡。两次世界大战重构世界格局。西方资本主义历经危机和发展,世界社会主义走过高潮和低谷。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21 世纪的今天,世界又迎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总书记深刻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党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科学认识全球发展大事。深刻洞察世界格局变化而作出的重大判断。对于指导我们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概括起来说。就是当前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世界范围呈现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和趋向的重大态势。纵观人类历史,世界发展从来都是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大变局孕育于其中,演技于其中。15 世纪至16 世纪新航路开辟和西方大航海时代到来。人类历史迈出向世界历史转变的第一步。17 世纪欧洲主要势力签订威斯特法利亚合约,确立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搭建起一个有限的国际格局,但其他地域还没有纳入国际体系。
18 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迈上了加速发展的轨道。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呼唤出来的巨大生产力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既有格局。从 19 世纪初的维也纳体系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尔赛华盛顿体系。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亚尔塔体系,其背后反映了世界
大变局的眼镜发展。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后,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但世界各种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多极化趋势愈加清晰。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遭遇曲折到奋起振兴。也深刻影响世界大变局的演进过程,引领世界不断朝着有利于人类进步的方向发展。进入 21 世纪,世界大变局的调整呈现出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特征,新表现。世界经济版图发生的深刻变化前所未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角色发生重大转变。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世界经济重心加快自西向东位移。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陈代谢和激烈竞争前所未有。不仅有利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而且,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推动生产关系变革。给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带来广泛深远影响。国际力量对比发生的革命性变化前所未有。发达国家内部矛盾重重,实力相对下降,一大批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
成为影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全球治理体系的不适应不对称前所未有。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越来越难以为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不断扩大。全球治理越来越向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人类前途命运的修期与共,前所未有。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整个世界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世界大变局中,中国持续快速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前进。成为
世界格局演变背后的主要推动力量。***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造成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原因。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重大机遇。中国从 100 多年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续多年超过 30%。中国进入世界创新力排名前 15 位。在科技革命中的角色由跟跑者参与者向并跑者变革者转变。中国在全球治理领域承担更大责任,发出更多声音,成为多边合作的积极倡导者。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文明多样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更重要的是,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成功。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万马其音的局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扭转。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竞争中的被动局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扭转。
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很大程度的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可以说,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东升西降。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是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英国托欧,法国皇马甲运动,美国大规模骚乱等西方之乱不断上演。其背后是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持续发酵,西方国家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催生政治极化,民粹主义,种族冲突等问题。特别要看到。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成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变量催化剂。这次百年一遇的大疫情。不仅让复苏乏力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更重要的是,他凸显出西方资
本主义主导下国际体系的严重弊端。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彻底破产,加快了国际力量此消彼长。使国际格局东升西降的趋势更加显著,推动大变局不断向纵深发展。纵横不出,方圆,万变不离其宗。从根本上说。我们正在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世界范围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大潮流,大趋向。这个大变局是从事实上一家独大的单级世界向协同共治的多级世界的转变。单边主义越来越不得人心,多极化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中国成为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这个大变局是现代化发展路径从一元走向多元的转变。在世人眼中,特别是在西方人眼中,现代化就是西方化。而中国开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展现了实现现代化的全新可能。这个大便局。是从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曲折向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焕发勃勃生机的转变。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后,西方人迫不及待宣称历史已经终结于资本主义制度。结果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终结。***总书记强调,大便局带来大挑战,也带来大机遇。我们必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要心怀国之大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深刻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辩证关系。立足大局,统筹全局,引领便局,开创新局。努力实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变中取胜。要清楚看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绝不甘心和做事主导地位的丧失。必然处新几率不择手段打压中国。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绝不屈服于任何外部压力。绝不吞下任何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苦果。越
是乱云飞度惊涛,拍案越要处遍不经沉着应对。把握战略,主动发挥制度优势。更好引领世界大变局,朝着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世界和平与进步的方向发展。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野下的“一带一路”体会
1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体会文章-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基础变量
中华文明史很长,人类文明史更长,从中可以看到很多的历史变局。当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发展历史进程的“分水岭”味道似乎越来越浓:有些事物在加快变化,并在变化中不断引发更多新的变化,有些事物的变化则在趋缓。对此,我们要想有清楚的认知,就必须把握住那些决定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基础变量。
一、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哪些变量是根本之变
从时空维度来看,对某种社会存在的解释,要么是沿空间横轴进行时空横切面的分析,要么是沿历史纵轴进行时空纵切面的分析。要深刻认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显然更应该采用后一种分析思路和框架。
我们要深刻认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并解读出其中基础性变量的内在运动机理,还是要回到马克思的分析路径上来。能够主导人类社会百年以上长时段发展演进的,是人类个体需要倾注数十年时间努力的专业化分工的不断分化和深化,以及由此形成并可在代际之间传承发展的知识的不断创新创造。能够主导人类社会百年以
2 上长时段发展演进的,还有与专业化分工相伴相生、互为依托的制度创新。
概言之,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就是我们所说的能够引发推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两大基础变量。历史反复证明,知识的累积创新绝不是个“快变量”。历史上几乎所有重大的科学突破取得之初,总是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准确预判到它们对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和巨大价值,那些摘取科学皇冠的“巨人”们无不是人类纯真求索意识和无畏攀登精神的典范。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历史演进中看到,制度创新更不是个“快变量”,它一直都贯穿在人类社会知识、技术、产业、经济等演进变革的进程中,这是制度史演进的常态。这也决定了其创新步伐必然要滞后于知识的创新。
二、 当下的快与慢
要搞清楚现今人类社会的演进是在加快还是趋缓,我们必须把当下的变化投影到历史的时空坐标体系中,屏蔽掉那些快变量的喧嚣,看那些基础性变量的变化是加快了,还是变慢了。
对于追赶者来说,因为有领跑者作为标杆和路径指引,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学习领跑者业已探索成熟的知识技术和制度成果,所以其在同一发展阶段的进步速度有可能快于领跑者,并表现出跨越式的追赶态势,这应是
3 一种历史必然。但是对于某个追赶中的具体国家来说,要想成为这样的必然,是有限定条件的,也就是要在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立足自我成为一个因地制宜的创新者。
对于领跑者来说,前行是漫漫无人区,外部的约束条件、前行的最佳目标和最优路径等一切又重归未知,需要重回原点仰望星空、基于前人肩膀跨越式苦苦求索。因此,领跑的进步更可能是缓慢而非快速的、是突变而非连续的,其前行缓慢之常态、快速之偶然,也是一种历史必然。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要实现真正的复兴,必然会在追赶式发展到极致时,开始进入到这个阶段,开始越来越多地面临领跑者的探索与艰辛。
决定一个国家或民族能否在全球占据领跑地位的,也必然是它在那些基础变量上的积淀与表现。哪个国家或民族在知识创新、制度创新这两大基础变量的演进中掌控了全球的引领权,则必然会在历史长周期的竞争中实现领跑。而评判某一时期人类社会演进是在加快,还是在趋缓,也必须要到在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中领跑的国家或地区去寻求答案。
首先,可以从知识创新角度进行观察。欧洲文艺复兴以来,全球科学中心先是在欧洲流转,从英国到法国,再到德国,20 世纪上半叶受两次世界大战影响才转到美
4 国,并一直延续至今。21 世纪以来,很多新生的技术、产品、业态、模式不断涌现、持续变革,世界科技产业领域也是十分激荡和喧嚣。但从知识创新的历史发展主脉来看,当下主要还是在享用着 20 世纪科学发展的红利。不过,随着分工更主要地在知识创新领域深化演进,可以预见人类社会的知识创新可能又将迎来一个加速发展时期。展望未来全球的知识创新发展,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是,中国已经从一个追赶者,转变为一个积极迅速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参与者和领跑者。这是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重要理由。
其次,可以从制度创新角度进行观察。人类社会一直在缓慢而突变地发展着。特别是在 15 世纪后,随着全球地理大发现和海上贸易争夺的逐步深化,地球对于人类而言,已越来越不再是边界无限的时空,而是边界给定的有限时空。早期的零和博弈发展模式也逐步进化为合作博弈发展模式。也许我们可以把两次世界大战看作是促成这一转化的突破性诱发因素,把随后发展出来的经济全球化当作是新模式的开端。
在这一进程中,人类社会就如何保护交通运输链的安全、维护贸易网络的安全以及后续衍生的产业供应链的安全,从早期的暴力对抗模式,到谋划构建中的法制化、协商共治化的全球治理新模式,经历了数百年的制
5 度探索和创新。制度具有跨越百年的长久生命力,必然是交易各方长期博弈的产物,是合作博弈的产物。
在当下,中国的参与已经越来越成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必需。我们长期共存于此,这里接续的百年纷争,也必然是连续性的博弈,而非一次性的博弈。在此过程中,必然需要一个新的合作共赢的时空。为此作出贡献,正是中国所应肩负的关键而又独特的历史使命。
三、 拥抱“慢时代”
回望历史,我们会发现很多大变局往往要持续数百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看清主脉、窥见全貌。
孔子与苏格拉底不可能直接对话,那是因为万水千山的遥遥阻隔。但山水无法阻断他们思想超越代际、跨越时空的传承。这些传承,融入并不断丰富着人类社会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基因,引导着各大文明体最终穿越山水阻隔,开始认识对方,再到交往交融。虽缓慢,但持久;虽时常伴随着血和泪,但更多是进步与光明。我们越来越有可能迎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交流互鉴,共叙历史、共议当下、共谋未来。
如何才能迎来、又该如何迎接这样的盛景呢?
似乎唯有在诸多基础性变量方面,让不同的大文明体之间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交集、合集,让越来越多的全球性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成为各大文明体之间合
6 作的产物,让全人类思想智慧在统一的时空中交融碰撞再传承创新,才能让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文明纪元。
迎接这样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于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和文明体来说,需要做的可能就是在这一关键时点上,沉静下来、从容起来,认真思索与求索如何向那些基础领域发力,以更多的科学和人文精神,投身到基础研究中,投身到厚积进步动能的基础教育中,投身到能够不断激发促进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的各类制度创新和人文思想进步中。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持重前行、厚积薄发。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野下的“一带一路”体会
世界百年之大变局
按照本文的设定,让我们先从两个百年的世界之变进行分析,通过聚焦大事件、大趋势,总结出大变局的特点、规律和深层含义。
(一)0 20 世纪的世界大变局回顾
20 世纪是世界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大变局都是惊心动魄的。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两次世界大战。近代以来,欧洲依托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之变的中心,也是新世界变局的推动力量,制定了对欧洲和世界发展起重要导向作用的规则和秩序。但是,由于欧洲力量格局的变化,基于“国家本位”的新秩序并没有阻止欧洲再次发生战争。20 世纪之初,欧洲列强激烈争夺,结成相互对立的集团,一场大战终于在 1914 年爆发,许多国家很快卷入战争,成为一场惨烈的世界大战。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打了 4年,30 多个国家卷入,人力损失以及经济、社会、文化的损失巨大。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大国力量格局的结构,但战后建立的“国联”并没有在阻止新的战争发生方面起到作用,由于势力范围和利益的重新瓜分,反而为未来发生新的对抗播下了种子。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进攻波兰,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此次大战先后有 6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卷入,遍及世界各大洲,其规模和损失远远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直到 1945 年才结束。
(二)1 21 世纪的世界大势
回顾以往的百年之变比较容易,因为有史可查,有据可依,而预测百年之变很难,因为未来具有很大的“不可知性”。面对大变
化,人们最为关心的是,未来的世界将会如何?乐观者认为,这个世纪会走向更加公平合理的新秩序;而悲观者则断定,世界可能会重新进入类似 19 世纪的大国纷争与战乱;怀疑论者则提出,未来是一个“没有答案的世界”。
虽然进入 21 世纪才不到 20 年,但世界大变局的一些大趋势已经很明显,它们大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现在开始显现,并会继续发展,将导致“前所未有的大变局”。
“大变局”是 21 世纪的主调。就世界格局与秩序而言,最大的变局是由西方主导到非西方主导的转变。尽管我们对非西方主导的世界格局与秩序还很难说得非常清楚,但我们必须为这个大变局做好准备,并且确保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基辛格在他的《世界秩序》一书中明确表示,当今时代的目标必须是约束战祸,实现平衡,而且必须在历史的激流中完成这一使命。的确,确保 21 世纪之变是和平的、发展的和安全的,应是世界各国应对大变局的基本共识和共同责任。就中国而言,既是大变局的主体,也是大变局的客体。作为主体,中国自身会经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巨变,成为世界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化国家;作为客体,中国会努力推动现行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的调整与改革。因此,中国必须担当好两个角色,把握好变化的大局,让世界变局与中国变局能够实现良性互动,这既是挑战,也是责任。毕竟,以往还没有一个崛起的大国这样做过 最后,“大变局”的讨论,要切实抓好和抓实“两个统筹”要从中国预防、管控和成功应对各种外部风险尤其是战略风险入手。大国崛
起,不仅是荣光,更是挑战和压力。今天中国的发展事业,就是“两个统筹”——统筹国内建设和对外关系、统筹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大变局”客观上正在给我们带来历史性的考验和压力。中国在面临国内主要矛盾转化、国际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突出、西方国家对华全面竞争态势明显之际,更需要全面利用中国特色的制度优势和中国人民勤劳、坚毅与务实的特点,在新技术研发、国内营商环境发展和产业升级等问题上下功夫,继续保证全球市场对中国的开放,保证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的位置,不断提高中国经济从重“量”到重“质”的稳定过渡,这都将是从中长期保证“大变局”中的“中国机遇”的关键。“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将是中国继续在风雨中前行的战略新开局。因此,抓住“大变局”,需要中国继续全面融入世界,坚持包容互鉴的原则,以善意和开放致力于国际体系的建设性改革,努力成为新世纪全球共同价值观体系的创新者。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野下的“一带一路”体会
如何理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当今世界正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基于对世界大势的敏锐洞察和深刻分析,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个重大判断: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这一“变局”的丰富内涵,牢牢把握变局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的重大机遇,是新时代开拓广阔发展空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要求。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加快重塑世界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的兴起是推动人类文明持续进步和世界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回顾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进程,每一次科技和产业革命都深刻改变了世界的发展面貌和基本格局。16 世纪以来,人类社会进入前所未有的创新活跃期,几百年里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超过过去几千年科技创新成果的总和。特别是 18 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几次重大科技革命。在科技革命推动下,世界经济发生多次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实现大解放和人们生活水平实现大跃升,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进入 21 世纪以来,人类社会进入又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活跃期,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其主要特点是:多种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明显加快,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链条更具垄断性。这对全球创新版图的重构和全球经济结构的重塑作用将变得更加突出,将给世界带来无限发展的潜力和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推升全球治理加快变革
冷战结束以来,新一轮经济全球化进程持续快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促成了商品大流通、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资本大重组、技术大发展、人员大流动,形成了包括越来越多国家的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在这个历史性进程的长期作用下,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和更充分的发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构建实现了联动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得到更高程度的发展和释放,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经济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随着新一轮经济全球化进程向前发展,不同地区、国家、产业、群体将经受不同的冲击。加上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灾害、大规模传染性疾病、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移民难民等全球性问题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散,将使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变得越来越突出,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消解经济全球化负面影响、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健康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紧迫。
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使国际力量对比变得更加平衡
从全球范围看,传统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如今,按汇率法计算,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在全世界所占比重接近 4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 80%;如果保持现在的发展速度,10 年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将接近世界总量一半,这将使全球发展的版图变得更加全面均衡。以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协调,推动提高自身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的投票权,在联合国、“金砖 ”、二十国集团峰会等多边框架下持续增大影响力,促进南南合作,扩大共同利益和发展空间。此外,东盟、非盟等地区合作机制的作用不断增强,也在推升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国际影响。这是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历史性的甚至是难以逆转的变化。
从主要战略力量之间的对比看,冷战结束后的失衡态势明显改变。美国独自掌控地区和国际局势的意愿、决心和能力明显下降,“多强”之间国际地位变化的均衡化趋势日显突出。英、法、德、俄等国的经济总量不断提高,但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相对占比在下降;俄罗斯则在经济实力下降背景下,继续在军事力量上保持突出地位;中国和印度经济总量及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相对占比均在上升。其中,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尤为显著。这不仅大大强化了世界多极化趋势,而且成为提高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并使国际力量对比变得越发平衡的重要因素。
大国战略博弈加剧
推动国际体系深刻变革
面对不断深入展开的多极化趋势,特别是国际混乱失序因素明显增多、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持续高企的全球环境,世界主要战略力量纷纷重新厘清自身定位、资源条件、内外战略,力求更好地因应变局、维护利益、确保安全,在日益显现的多极格局中抢占比较有利的国际地位。这就使得大国的战略取向和政策推进普遍呈现强调自主、推陈出新、强势进取的特点,大国关系的合作面明显下降、竞争面明显上升,而且竞争日益聚焦于重塑国际规制。当今时代,世界各国正通过以制度创新和经济科技军事实力为支撑、以重塑国际规则为主要手段的竞争博弈来重新划分利益和确立彼此地位关系,国际体系的变革愈显深刻。发展模式和道路多样化趋势越发凸显。全球地缘战略角逐的中心舞台从欧洲转向印度洋—亚洲—太平洋板块。军事战略之争从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代表的传统战略威慑能力,向太空、网络、海洋、极地等新领域和远程精确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等新技术维度扩展。国际规制重构围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展开。国际社会在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思想理念,创建新的国际规则、体制、机制,这将进一步催生新的国际体系。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野下的“一带一路”体会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一、提出“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 ***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指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一带一路”的一个时代背景,“一带一路”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个应对方案。
2013 年,*****首次提出“一带一路”这个概念。2014 年,“一带一路”上升为国家的一个行为。2015 年,“一带一路”完成了顶层设计,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6 年,召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总书记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17 年,召开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5 次提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被写进党章,它的精神内涵体现在 2018 年宪法修正案中。2018 年,召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 5 周年座谈会,***总书记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指出,过去几年共建“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今后要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共同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2019 年,召
开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明确提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抗击疫情中,“一带一路”初步凸显了它的作用,尤其是在运输抗疫物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中欧班列。2021 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十四五”规划中同样体现了“一带一路”的基本精神。
多年来,“一带一路”在政策、设施、贸易、资金、民心这五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第一,政策沟通。探索建立更多合作对接机制。15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已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
第二,设施联通。深化传统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推进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合作。
第三,贸易畅通。提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促进贸易均衡共赢发展。
第四,资金融通。吸引多边开发机构、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参与,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第五,民心相通。在卫生、医疗、旅游、学术科研等方面进行合作,深化人文交流,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大格局。
2018 年,***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 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过去几年共建“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
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总体布局怎么体现?就是我们刚才说的三部委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提到“一带一路”,我们自然而然会谈到“六大经济走廊”。哪“六大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后来,又延伸出“南向通道”,再到“陆海新通道”。此外还有“六路”,铁路、公路、水路、空路、管路、信息高速路,这些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 5 周年座谈会上强调,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我们要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同沿线国家谋求合作的最大公约数,推动各国加强政治互信、经济互融、人文互通,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一点一滴抓出成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造福沿线国家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 第一,经济与政治的冲突加剧,阻碍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更加突显,经济走势的分化更加明显。
第二,疫情带来安全观念的变化将塑造国际产业链的格局。过去在全球化时代,产业链布局是根据比较优势进行分工,疫情带来安全观念的变化,也渗入到产业链中。
第三,疫情强化信任赤字。我们为什么搞“一带一路”?2017 年,*****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强调,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随着疫情的暴发,信任赤字被强化。此外,也给国际合作机制带来挑战,非传统安全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在博鳌亚洲论坛 2021 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视频主旨演讲中指出,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人类社会面临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有增无减,实现普遍安全、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世纪疫情对“一带一路”的冲击:
第一,世界经济的衰退影响“一带一路”的资金融通。
第二,疫情后的全球价值链区域化。刚才已经谈到了价值链的重新布局。
第三,逆全球化加剧政策沟通的难度。同时,贸易畅通的难度也加大。
第四,民心相通的不确定性增加。
第五,国际环境更加错综复杂。
三、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核心在于把握三个“新”,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
(一)新发展阶段 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怎么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那就需要一个开放的环境,需要“一带一路”这样一个开放合作的平台。现在,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 100 万亿元。另外,“一带一路”成果丰硕,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1. 政策沟通 政策沟通卓有成效。刚才也谈到,15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已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
2. 设施联通 “六大经济走廊”中,中巴经济走廊一期建设已经完成。另外,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中欧班列的成效明显体现出来,尤其是在发放医疗物资上功不可没。截至 2021 年 5 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近 4 万列。
3. 贸易畅通 和沿线国家投资合作贸易额大幅增加。
4. 资金融通 通过多方参与实现共同受益。
5. 民心相通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二)新发展理 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与“一带一路”是深度融合的。“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属于世界。***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1. 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共建“一带一路”,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多边主义,通过双边合作、三方合作、多边合作等各种形式,聚沙成塔、积水成渊。同样,在国家治理中,我们强调坚持和
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
还有以人民为中心。2016 年,***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2018 年,***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 5 周年座谈会上指出,要在项目建设上下功夫,建立工作机制,完善配套支持,全力推动项目取得积极进展,注意实施雪中送炭、急对方之所急、能够让当地老百姓受益的民生工程。
2019 年,*****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同时确保商业和财政上的可持续性。2021 年,*****在博鳌亚洲论坛 2021 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视频主旨演讲中指出,把“一带一路”建成“减贫之路”、“增长之路”,为人类走向共同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在国家治理中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在全球治理上同样秉持这一思想。
2. 开放、绿色、廉洁理念 共建“一带一路”,要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绿
色金融,坚持一切合作都在阳光下运作。
2016 年,***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建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2019 年,*****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绿色金融。2021 年,*****在博鳌亚洲论坛 2021 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视频主旨演讲中提出,建设更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加强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等领域合作。
还有创新理念。2019 年,*****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指出,创新就是生产力,企业赖之以强,国家赖之以盛。我们要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趋势,共同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
2017 年,*****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强调,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 4 项行动。还提出将在未来 5 年内安排 2500 人次青年科学家来华从事短期科研工作。
3. 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 共建“一带一路”,要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引入各方普遍支持的规则标准,尊重各国法律法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同时确保商业和财政上的可持续性。
还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013 年,*****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们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世纪疫情突如其来,给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无论是应对疫情,还是恢复经济,各国命运都紧密相连,要走团结合作之路,坚持多边主义,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新发展格局 ***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 5 周年座谈会上强调,共建“一带一路”大幅提升了我国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推动我国开放空间从沿海、沿江向内陆、沿边延伸,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
***总书记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强调,要统筹考虑和谋划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共建“一带一路”,聚焦
新发力点,塑造新结合点。怎么做?这就需要创新。
第一,发挥好香港、澳门国际化优势,打造“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平台。
第二,构建现代化产业链和供应链。
第三,把共建“一带一路”同国家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有效对接、协同增效。
第四,着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2019 年,*****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提出,中国将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主要体现在五个“更”。
第一,更广领域扩大外资市场准入。中国已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未来将继续大幅缩减负面清单,推动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农业全方位对外开放,并在更多领域允许外资控股或独资经营。我们将新布局一批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第二,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中国将着力营造尊重知识价值的营商环境,全面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大力强化执法,加强对外国知识产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杜绝强制技术转让,完善商业秘密保护,依法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创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推动同各国在市场化法治化
原则基础上开展技术交流合作。
第三,更大规模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中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增长潜力巨大。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增加消费者选择和福利,我们将进一步降低关税水平,消除各种非关税壁垒,不断开大中国市场大门,欢迎来自世界各国的高质量产品。
第四,更加有效实施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中国将加强同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宏观政策协调,努力创造正面外溢效应,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中国不搞以邻为壑的汇率贬值,将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世界经济稳定。
第五,更加重视对外开放政策贯彻落实。我们高度重视履行同各国达成的多边和双边经贸协议,加强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建设,建立有约束的国际协议履约执行机制,按照扩大开放的需要修改完善法律法规,在行政许可、市场监管等方面规范各级政府行为,清理废除妨碍公平竞争、扭曲市场的不合理规定、补贴和做法,公平对待所有企业和经营者,完善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面向未来,我们要聚焦重点、深耕细作,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